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臉部長顆粒勿大意,皮膚科醫師披露皮膚癌常見特徵。(圖/擷取自YouTube-醫師好辣官方頻道)
臉部是一個人的門面,皮膚出問題格外顯眼,令人欲除之而後快,長了異物應儘快就醫,有的東西本身無害,有的源自病毒感染,有的則是惡性腫瘤。
皮膚科醫師胡怡萱表示,臉部常見顆粒主要有4種,一是粟粒疹,外型很像大顆的粉刺,它跟皮膚表面沒有交接口,因此自己無法擠出來,醫師通常會先消毒再以針挑出來或透過雷射打掉;二是小肉芽(息肉),或稱皮膚贅疣物,常肇因於揉眼睛後皮膚受損、高血糖、肥胖。上述皆屬於良性狀況。
胡怡萱指出,臨床比較擔心的是傳染性和惡性的顆粒,臉部皮膚最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就是扁平疣,共用物品可能是傳染途徑,治療上首重徹底,如果治療到一半還剩下2、3顆,後續仍有復發的可能。
臉部皮膚癌常見於老人家或長期曝曬者(如運動員、農民等),臉部發生鱗狀上皮細胞癌時,有一些看上去會有點像老人斑,但會特別粗糙、形狀不規則、容易破皮流血。
上圖手板所示為「基底細胞癌」,這類惡性腫瘤有時候看起來像凸出的痣,靠近觀察也許可以看到微血管絲,好萊塢男星休傑克曼的鼻子上也長過。西方人的基底細胞癌常見接近膚色,在東方人身上則看起來像咖啡色的痣。
胡怡萱遇過一名20多歲女性上班族,平時有做臉的習慣,某一陣子發現額頭長了一些小顆粒,起初不以為意,用劉海蓋住,後來發現不對勁,顆粒愈長愈多,連化妝品也遮不住,回頭找美容師做臉,所幸美容師警覺性夠,稱「你這個看起來不對勁要去找皮膚科醫師」。
該名OL掛了皮膚科門診,醫師證實她臉上的顆粒是具有傳染性的扁平疣,旋即展開冷凍治療。胡怡萱提醒,這類病患回家後勿重複使用之前的毛巾,刷具、化妝海綿最好採用拋棄式,以免一再感染。
▼【醫美驚恐體驗!體驗采耳顱內高潮差點「弄破這邊」?女星蜜蠟除毛DIY撕出整片血?】(影片來自YouTube-醫師好辣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