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亭儀、姚仁祥/德國報導
歌劇《杜蘭朵公主》是義大利知名劇作家普契尼的經典名作,以東方故事藍圖以及穿插在裡頭的「茉莉花」曲調,讓它在台灣也格外知名,1926年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首演後,今年邁入90周年,從去年開始,全球歌劇院陸續演出《杜蘭朵公主》劇目,而德國萊茵歌劇院也跟台灣衛武營合製由台灣人詮釋的《杜蘭朵公主》。
▲德國萊茵歌劇院。
消失的國界團隊也首次進入德國百年歌劇院的後台揭開神祕面紗,天天幾乎都有歌劇、芭蕾表演,面對大型布景、道具,德國專業歌劇院怎麼快速翻台,其實背後有一群專業的「職人」,不管是製作服裝、安排舞台佈景,甚至是歷史考究,都分由不同部門負責,即使這回台灣團隊提出的東方概念,是西方歌劇院不曾接觸過的面向,但他們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命必達,讓我們一起看德國聞名全球的歌劇工業。
經典歌劇《杜蘭朵》在德國排名前十強的萊茵歌劇院上演,而其中的創作團隊全都來自台灣。
▲滿洲宣旨官宣讀法令。
滿洲宣旨官:「聖潔的杜蘭杜將嫁給擁有皇室血統,並破解三個謎題的男子。」滿洲宣旨官揭開序幕,沒辦法破解謎題的人,不但娶不到公主還會被斬首,但流亡中國的韃靼王子卡拉富,卻因為愛上了公主自願冒死猜謎。
平、龐、彭:「走吧!還是你想要盛大的葬禮。」
卡拉富王子:「讓我過去。」
平、龐、彭:「全為了一個公主。」不顧三位大臣平(Ping)、龐(Pang)、彭(Pong)阻止,卡拉富敲下了讓無數王子送了命的死亡鑼聲。
卡拉富王子:「杜蘭朵(死…啊…),杜蘭朵(死…啊…)」
▲卡拉富王子敲下銅鑼。
托多維洛契:「嗨!丹尼爾。」跟著扮演王子的男高音托多維洛契幕後直擊,歌劇演員變換年紀、國籍都從這個小空間開始,更何況在杜蘭朵公主歌劇中,西方歌手全得搖身成為東方人。
髮妝面具部門主管:「表演時表演者會流汗,頭髮就會變直。但頭髮要求有些捲度,所以每次表演前都還要洗過,並重新整理讓頭髮變得捲曲。」
▲髮妝面具部門主管說明每次表演完,假髮都需清洗、吹整。
頂上三千煩惱絲用200多年前的古法整燙,像剪刀般的火鉗加熱到250度,再小範圍都能精確燙出捲度,因為黑色假髮全由真髮製成,跟人髮一樣流汗就變直,所以每次表演前,髮妝師父都要重新確認,不管是旁分或是往後梳,所有假髮都得服服貼貼。
▲髮妝面具部門主管也會親自試戴,確認假髮的狀態。
髮妝面具部門主管:「這樣看起來就像中國人了。」現代黑短髮接上「小辮子」就變成古裝髮型,再搭配面具,光是平、龐、彭三位滑稽的大臣角色就有古、今多種造型,專業到歌劇院裡道具服裝都有專屬工廠。
▲平、龐、彭古今就有多種不同造型。
服裝工廠員工:「這塊布要剪,我這裡還有一堆其他的布料。」什麼材料在舞台上最有效果?打樣、剪裁、製衣,劇場工匠全得一手包辦。
▲製衣劇場工匠一手包辦所有製衣工程。
戲服工廠主管Stefanie:「這帽子是很傳統的設計,叫姑姑冠。」元朝當考究背景,復刻當時皇后戴的「姑姑冠」,全劇160頂帽子、250件戲服都是純手工製作。戲服工廠主管Stefanie:「二天時間燙金,再用半天把珍珠放在上頭,圖案、試穿,這個製作最重要的就是顏色,紅色,特別的紅色、金色,還有特別的藍色,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尋找這特別的藍色。」
▲根據元朝所復刻的姑姑冠。
▲劇中戲服、帽子全為純手工製作。
從杜蘭朵三套戲服到特製頭飾,除了要讓台下觀眾看得一清二楚,重量、形狀 更不能影響歌手演出。杜蘭朵歌劇的後台,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長長的通道,到時候杜蘭朵公主的女主角,穿著很重的戲服,穿越這個走道是一大挑戰,另外玄機是這個讓演員亮相的拉門。
合唱團:「從沙漠到大海,你可曾聽過1000種聲音的低語,公主來我這裡,萬物閃耀,萬物閃耀。」扮演杜蘭朵公主的是美國女高音琳達華森(Linda Watson),即使肩頸圍繞大型頭飾成為發聲挑戰,但她還是展現了硬底子功力。杜蘭朵公主:「她的純潔,她的呼喊與死亡,她的呼喊與死亡。」
▲戲服也要注意以「不影響歌手演出」來製作。
詠嘆調《祖先的屈辱》唱出了公主想要復仇的心情,而當卡拉富王子一一破解謎題,杜蘭朵卻拒絕認輸。
卡拉富王子:「你的吻對我來說是天堂。」
杜蘭朵公主:「這是褻瀆。」
▲王子一吻,讓杜蘭朵公主放下仇恨。
直到最後王子這一吻,讓公主感覺到愛融化冰冷的心。
▲卡拉富王子最後成功娶杜蘭朵公主為妻。
合唱團:「啊,太陽、生命、永恆世界和愛的光。」(整理:實習編輯賴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