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越南進口牡蠣,6年來曾驗出1件A肝病毒。(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好市多科克蘭冷凍莓果產品,日前爆發A型肝炎病毒陽性,讓不少消費者對生鮮食品多了幾分忌憚,食藥署最近公布一項自2018年至2023年4月30日,邊境查驗3981批,檢驗共786批越南進口牡蠣的抽驗結果,共發現有19批越南生鮮牡蠣不合格,除了2件驗出重金屬無機砷、2件重金屬鎘,還有14件檢出諾羅病毒1件A型肝炎病毒,但所幸都未流入市面。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日前召開「牡蠣來源分不清 食安把關沒頭緒」記者會,特別指出南牡蠣強勢進軍台灣市場,進口量從2017年的150公噸,到了2022年已達3000公噸,占台灣進口牡蠣達9成。但卻曾被驗出砷含量超標多達5倍,呼籲食藥署應重視相關問題。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國內自2018年到2023年4月30日,食藥署邊境查驗3981批,抽驗786批共7251公噸的牡蠣產品,共計有19批越南生鮮牡蠣不合格,分別檢出2件驗出重金屬無機砷、2件重金屬鎘,還有14件檢出諾羅病毒1件A型肝炎病毒,但不合格產品均已退運或銷毀,未進入國內市場。
林金富表示,牡蠣出現A肝或諾羅病毒,通常代表養殖場可能受到動物排泄物汙染,另外,重金屬物質,則容易在河口等環境沉積,進而對牡蠣造成汙染。以本次好市多莓果A肝事件為例,若認定越南牡蠣有A肝有風險就會加強檢驗標準,目前整體合格率達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