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陳佳鈴報導
▲74歲何先生(右)兩年多前經診斷有攝護腺癌,手術後雖康復但嚴重漏尿,中醫大附醫泌尿部黃志平主任(左)進行「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手術」,術後何先生已經不需要任何尿片使用,生活品質大幅改善。(圖/翻攝畫面)
台中一名74歲何先生身體一向硬朗,兩年多前因攝護腺抗原指數(PSA)上升至12.3 ng/mL,經檢查後診斷為局部非轉移性攝護腺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黃志平主任以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攝護腺根除及骨盆腔淋巴廓清微創手術,術後兩年多雖無復發狀況,但一用力就會漏尿,有時一天還使用到3至4片小護墊。為徹底解決漏尿狀況,何先生於今年六月進行「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手術」,術後何先生已經不需要任何尿片使用,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中醫大附醫泌尿部黃志平主任表示,少數病人的攝護腺腫瘤鄰近或侵犯調控排尿的括約肌與尿道肌肉群,為了達到理想的腫瘤根除率,術中攝護腺及腫瘤切除可能會影響部分生理結構,術後控尿能力不如術前。根據國外文獻統計,達文西輔助攝護腺根除手術後有較快的尿控恢復速度,但對於侵犯性比較高的攝護腺癌,手術後仍然有可能難以達到理想的控尿程度,此時可考慮現行效果較佳的兩種男性控尿手術,包括「人工括約肌植入術」與「尿道懸吊帶系統」:前者置入一個控制閥在尿道,平時維持固定壓力,當病人欲解尿時需要按置於陰囊的幫浦解開控制閥壓力,此裝置適合嚴重型應力性尿失禁;後者為簡便的尿道懸吊手術,懸吊系統固定在尿道中段,住院手術期間醫師將調整適當懸吊緊度,增加膀胱出口阻力,以達到更理想的尿路控制,較輕中度病人。
「可調式懸吊手術」有兩處小傷口,其一是會陰部,另一個是恥骨上。透過會陰部小傷口劃開,將人工吊帶固定在尿道中段,並於恥骨上,皮下置入一個調整閥,可以調整吊帶緊度。手術一段時間後若吊帶變鬆或控尿能力變差,仍可以透過在恥骨局部麻醉小手術調整緊度,是現行針對男性尿失禁懸吊系統,唯一可終生再調整的系統。
▲對於侵犯性比較高的攝護腺癌,手術後仍然有可能難以達到理想的控尿程度,此時可考慮現行效果較佳的兩種男性控尿手術,包括「人工括約肌植入術」與「尿道懸吊帶系統」。(圖/翻攝畫面)
此種手術在歐美已10餘年經驗,台灣於2015年引進,並於2018年正式納入健保給付項目。在中醫大附醫泌尿部團隊的努力下至今已協助中部地區30餘例攝護腺癌根除合併尿失禁病人進行懸吊手術。病人術後平均約可減少2至3片尿布護墊使用,且大多數的病人術後相當滿意於尿失禁的改善狀況。中醫大附醫泌尿部團隊研究顯示,局部侵犯性攝護腺癌(第三期),病人5年存活率高達100%,僅約有部分(17%)病人術後需接受放射線或賀爾蒙等輔助性治療。
攝護腺癌病人接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後,「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系統」的健保適應症為以下八項:手術後尿失禁持續9至12個月、保守性治療無效、無尿路阻塞、無尿路感染、膀胱功能正常、無膀胱過度反射或藥物治療可控制、無膀胱輸尿管逆流、無明顯膀胱餘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