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專家建議,選購蛋品時應注意蛋殼清潔度及完整度,若表面出現裂縫或殘留雞屎,細菌易進入蛋液中形成風險。(示意圖/資料照片)
台灣近幾週因進口雞蛋議題引發爭論,但國內也出現民眾買到「黑蛋」的情形,讓雞蛋封存冷鏈、怎麼挑才好等問題成為民眾疑慮。學者建議自國外進口的蛋,應在生產國當地確實洗選以及油封保鮮之後,全程冷鏈至消費者或加工業者的手上,以維持鮮度與安全性;挑選上則可透過看氣室大小、蛋黃位置等方式觀察,若表面上出現裂縫或殘留雞屎恐有風險。
日前巴西進口蛋保存期限等爭議未解,前農業部長陳吉仲為此去職,回中興大學任教。對於雞蛋漲價,農業部表示尊重市場機制,進口雞蛋會嚴格把關;針對年底雞蛋調度也做好準備,用現在的庫存進行產量調節,政府一定會把關食安,讓民眾吃得到也買得到蛋。
無獨有偶,台北市大安區1名楊姓殯葬業老闆,28日做早餐時發現1顆雞蛋是「黑色」且散發惡臭,立刻叫員工錄影存證;據了解,這批雞蛋是在雜糧行購買。對此,北市衛生局公布稽查結果,該雜糧行販售蛋品皆為國產,並隨機抽驗2顆蛋品未有變質、效期也在保鮮日期內;並查核上游蛋品販賣之3家畜牧場,抽驗蛋品未有變質,不過因購入單據留存未有完整名稱、地址及電話,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9條規定開立限期改善單。
▲日前巴西進口蛋爭議未解,前農業部長陳吉仲為此去職。(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近日邀請蛋雞生產、動物科學技術的專家根據研究專業提供觀點。並認為各國的環境與運輸條件不同,進口雞蛋的規定也因各國需求而有差異,從其他國家進口蛋到台灣,為了避免雞蛋變質需要考量許多條件,也應根據不同的條件來標示,這些都需要有科學的論述和根據科學資訊為基礎,才能在未來持續改善進口蛋的過程,以及改善未來的相關規範。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陳彥伯建議,自國外進口之生鮮殼蛋,應在生產國當地確實洗選以及油封保鮮之後,全程冷鏈至消費者或加工業者的手上,以維持鮮度與安全性,若可確實做到以上條件,則不需於國內重複再進行一次洗選。
他進一步指出,維持蛋新鮮度的首要方法是減少二氧化碳由蛋殼氣孔的逸散,因二氧化碳從蛋殼氣孔逸散會導致蛋白的pH值上升,進一步使蛋白變得稀薄並產生異味;另,冷藏儲存是另一個維持鮮度的必要方法,可減緩蛋存放的二氧化碳產生,進一步減緩蛋白的pH值上升和變質。
雞蛋經過洗選是否會影響保鮮度?陳彥伯指出,未洗選的雞蛋,蛋殼表面會有一層天然的角質層可維持鮮度,經過洗選後角質層會被洗掉,因此洗選蛋會需要「油封」(oiling)的製程,使用油性物質,包括礦物油或蠟等將蛋殼氣孔封住,減少二氧化碳逸散,而正常經過正確洗選過程的雞蛋,理論上表面應該已無沙門氏菌(Salmonella spp.),因此洗選蛋在正確洗選以及油封製程後,微生物進入的機會不高。但若洗選製程不確實,或後續的儲存條件不佳,如冷鏈中遇到反覆的環境溫度升降,仍有微生物進入的風險。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張正明,日前在食藥署《食藥好文網》指出,一般市售蛋品分為洗選蛋及零售蛋,洗選蛋是指蛋經洗淨、風乾、檢查、包裝後貯運的蛋品,而零售蛋則是未經過洗選及分級處理,直接以塑膠箱裝載之蛋品。在選購蛋品時,應注意蛋殼的清潔度及完整度,蛋殼上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細孔,若表面上出現裂縫或殘留雞屎,細菌易進入蛋液中,形成風險。
如何判斷雞蛋的新鮮程度?他說可先看氣室大小,因蛋存放越久水份會流失,使得蛋內空氣增加,氣室變大;另一個方法是看蛋黃位置,新鮮的蛋,蛋黃會在中央,若放一段時日,蛋黃會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