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健檢發現「脂肪肝」別輕忽!三高、肥胖者6成有脂肪肝 惡化恐變肝癌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國人有脂肪肝的比例並不低。(示意圖/門諾醫院提供)

▲國人有脂肪肝的比例並不低。(示意圖/門諾醫院提供)

「肝不好,人生就是黑白的」廣告詞相信大家都曾聽過。其實肝臟是沈默的器官,等到發出警訊時多已情況嚴重,甚至演變成肝癌;不過除了傳統B、C肝炎患者外,其實有部分酒精性肝病、代謝脂肪肝病長期被忽略,都是惡化成肝癌的潛在族群。台大醫師示警,國人每10人中就有3到4人有脂肪肝,其中6到7成有代謝功能異常問題就容易發炎,可能會演變成纖維化、肝硬化,甚至逐步變成肝癌,提醒健檢發現有脂肪肝的民眾,要先篩檢Fibrosis-4 (FIB-4),如有發炎者每3到6個月需定期追蹤。

肝癌雖然在十大癌症中排名第四,但死亡率卻僅次於肺癌為第二名,許多患者在明顯感到身體不適時已經進入中晚期,治療不易且存活率低。所幸健保署在去年8月將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免疫合併療法)納入健保給付,提升晚期肝癌患者的存活率,有望成為賴清德總統當選人提出的「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目標先驅。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肝病是台灣國病,不過透過多項防治措施,肝癌發生率死亡率這幾年明顯反轉、下降,且肝癌標靶藥物免疫調節藥物有很大進展,不論病人存活、狀態有明顯進步。

石崇良指出,健保署一直以來重視病友的權益,去年推動多項健保藥品政策改革措施。(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石崇良指出,健保署一直以來重視病友的權益,去年推動多項健保藥品政策改革措施。(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台大醫院內科部肝膽腸胃科醫師蘇東弘表示,肝癌的危險並非只有帶原B、C肝的患者,代謝性肝病的患者仍有產生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通常與攝取高糖高脂肪、缺乏運動息息相關,讓脂肪在肝臟內堆積。他說,現代人飲食西化、精緻化,肥胖的人增加,即使是一般民眾脂肪肝比例可能就達三成,若是有飲酒習慣、三高糖尿病、血脂異常者,脂肪肝比例高達六成。若同時肝臟有發炎,就有機會纖維化甚至肝硬化。

而上述現象,國衛院在2018年就有研究發現,代謝性疾病風險因子與非病毒性肝癌有顯著相關,其中最重要的三個風險因子分別為::脂肪肝、糖尿病史、三酸甘油脂過高(> 160 mg / dL)。

但可怕的是,研究顯示肝癌患者約有1至2成是脂肪肝所引起。但因脂肪肝導致肝癌的患者中,約35%是完全沒有任何肝硬化的情形,容易被民眾忽略。對此,蘇東弘呼籲民眾,可利用簡易的FIB-4指標(年齡、AST、ALT、血小板),將四個數值帶入公式中,就可得知肝臟是否健康,當確定肝臟發炎後,則可再一步檢查各項腫瘤指標指數(胎兒蛋白、異常凝血酶原)來確定是否有肝癌。

蘇東弘表示,代謝性肝病的患者仍有產生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蘇東弘表示,代謝性肝病的患者仍有產生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另外,他也建議脂肪肝患者先從生活習慣改善,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是減重,脂肪肝就會改善,以及適度運動會讓患者比較不會發炎。建議健檢發現脂肪肝的病患,醫療常規約一年追蹤一次,若肝功能不正常發炎者,則3至6個月追蹤一次為佳。

為加速癌症新藥引進並提升治療可近性,健保署今年1月份成立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CHPTA)讓病友看到了更多希望。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表示,期待CHPTA在藥品健保給付的評估中,能真正落實「以病患為中心」的精神,在病患利益及醫療品質提升方面都能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以提升早期發現肝癌意識並有效改善治療方案為目標。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2024臺中電競嘉年華跨界風潮!引領電競與運動創造新視野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12強賽冠軍戰今登場!台灣球迷帶巨幅國旗 高喊:台灣NO.1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