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珮瑜、蔡宇智/台北報導
現在醫院、診所隨處可見,但根據資料統計,近年來,醫院數從900間對半砍,反倒小診所是倍增,其中中小型醫院則是出現空洞化,它們該怎麼樣生存?專家表示,中小型醫院得找到自己的定位,像是專攻骨科、健檢等,從一些自費項目的收入,穩定醫院營運。除此之外,保險專家也揭露,有些小型醫院會與多家保險公司合作提供健檢,來增加業外收入。
▲業外收入通常是中小型醫院能穩定營運的關鍵之一。
大型醫院掛號窗前病人接二連三,各門診科別樣樣有,平均一天80個門診跑不掉,俗話說小病到小診所,大病到大醫院,那中小型醫院該怎麼生存?
記者羅珮瑜:「位在中正區的這家郵政醫院雖然只有兩層樓高不算大,但是它們以骨科聞名,民眾只要有相關症狀就會想到它們;而另一間大安區的宏恩醫院,規模同樣也不大,但附近民眾想到健檢就會找上門來。」
想到哪個科別就往哪家醫院走,中小型醫院要生存就得找出定位,舉例來說骨科地區醫院常面臨手術「自費項目」,額外收入對醫院來說不無小補,反觀而言「綜合性」醫院恐怕就沒那麼好營運。
▲民眾若有就醫需求,會找尋有專攻此科別的醫院。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醫院的規模不是那麼大的話,你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一個特色,地區型醫院或社區醫院,它就是走說我就是專注在某一個醫療的專科。」
▲洪子仁認為中小型醫院應專攻於「一個醫療專科」。
舉例來說高雄中正醫院就是骨科權威;而泰安醫院專診洗腎、復健;西園醫院則是專攻高階健檢;另外宏恩醫院主打健檢、開疝氣,甚至還成立疝氣中心,可以發現多數中小型的醫院都和健檢脫離不了關係。
▲中小型醫院多設有「健檢」專業服務。
保險專家劉鳳和:「如果說這家診所它跟了國泰、南山、新光、富邦這麼多家的保險公司都簽合作的話,那麼相信大概每天都會有人去它的診所做所謂的體檢,這個對小型診所或是醫院來講,可以跟保險公司合作,對它們的一些業外收入不無小補。」
近年醫療機構兩極化,醫院從9百間對半砍,小診所反倒倍增,其中中小型的醫院則是空洞化,若這些小醫院想生存得盡早找到專門特色,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