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醫師指出,食道癌和口腔癌有共同危險因子。(圖/翻攝自PIXABAY)
民眾注意!食道癌和口腔癌有共同危險因子,兩者也常同時發生。醫師指出,包括「檳榔、菸草、酗酒、長期營養不良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都是,需特別注意的是,有「檳榔、菸和酒精」等三者使用習慣者,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如口腔、咽、喉、食道癌的風險較不使用者高達10.5倍。
根據衛福部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口腔癌和食道癌分居男性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的第3位(7387人)及第6位(2614人)。至於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口腔癌為58歲,食道癌為60歲。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賴建仲表示,臨床發現,食道癌約有5~12%的患者,可能會同時罹患頭頸部癌症或肺癌,反之口腔癌(包括口咽癌及下咽癌)的患者中約有5~14%,甚至40%同時有食道癌,其中年齡小於50歲的初次患者同時得到二種癌症的機率更高。
他說,目前食道癌致癌原因仍有待釐清,但當食道中的黏膜細胞積累突變嚴重時,就可能會衍生食道癌,危險因子包括含亞硝胺食物(如醃漬、煙燻食物)、熱飲(超過攝氏65度)、肥胖(坐式生活)、慢性胃食道逆流、Barrett's食道炎、腐蝕性食道炎、食道弛緩不能及遺傳等。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總稱,大部份屬於鱗狀細胞癌,可出現在口腔任何部位,包括唇、舌、齒齦、口底、硬腭、頰粘膜及後臼齒三角區等。危險因子包括口腔牙齒因素(不合適的假牙、齒齦炎和口腔衛生不佳等慢性刺激)及遺傳等。
賴建仲指出,有一些共同的危險因子,可能導致食道癌與口腔癌的發生,包括檳榔、菸草、酗酒、長期營養不良(缺乏β-胡蘿蔔素,維生素A、B、C、E,硒及鐡)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等。尤其有檳榔(含有生物鹼、多酚類化合物。其配料—荖花含有黃樟素)、菸草(含有尼古丁、芳香胺、多環芳香烴和乙醛)和酒精(含有乙醛)等三者使用習慣者,其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包括:口腔、咽、喉、食道癌)的風險較不使用者高達10.5倍。
賴建仲表示,食道癌與口腔癌,大多是可以預防的。預防勝於治療,食道癌目前尚未有有效的篩檢工具,因此落實健康生活方式,遠離致癌因子是必要且相對有效的防癌步驟。包括:拒絕致癌因子、執行均衡飲食、控制體重、定期篩檢、定期牙科檢查、考慮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等,並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發現疑似症狀,請及早就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