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陳小姐分享病情發作時全身上下甚至會陰部,都長滿整片膿疱,真的很可怕。(圖/陳小姐提供)
乾癬患者之痛,讓人難以想像。今年40歲的陳小姐是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患者,因病況持續惡化,發作時全身上下甚至會陰部,都長滿整片膿疱,讓她覺得自己「很恐怖」更不敢照鏡子,除日常生活飽受困擾外,甚至因此慘被分手。所幸,健保宣布自今年7月起以暫時性支付,有條件給付IL-36專用生物製劑,約百名病友可望受惠。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趙曉秋指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簡稱GPP)是一種少見但卻可能伴隨致命併發症的皮膚重症,疾病最具特徵之處在於皮膚會出現大量的膿疱,並經常伴隨發燒等全身性症狀。根據一項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病友的調查顯示,超過7成患者在兩年內平均有高達3次以上的重度發作,皮膚病灶範圍多達10個手掌大;更有4成以上患者在發作時住院超過10天以上,不僅無法正常工作,連日常生活起居都得仰賴他人照顧。
陳小姐分享剛上高中的時候,身體上開始長小膿疱,到診所就醫拿藥卻持續惡化,又因發燒、意識不清到急診就醫,卻一住院就是3個月,全身上下從指甲縫、屁股縫、會陰到頭頂,都長滿整片膿疱,無法上廁所、下床走路,更不敢照鏡子,也不敢讓朋友來探望。
而後,就算接受治療,陳小姐仍擔心疾病不時發作影響生活,因工作座位四周總是布滿皮屑,同事忍不住投來異樣眼光,導致工作一直換,夏天必須穿長袖衣褲遮掩,連上廁所也無法坐著。沒想到前男友更因看到她發作模樣而決定分手,讓她無力。
後來,陳小姐好不容易有了家庭,又為了避免影響胎兒而暫停服藥,生完小孩後發作整整9個月,歷經長出膿疱、乾掉脫皮只要1週時間,每週反覆都煎熬不已,更甚至曾感染敗血症,差點有生命風險。回想起過去種種讓她哽咽、至今仍會感到害怕。
▲陳小姐回想起過去的煎熬不禁哽咽、至今仍會感到害怕。(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說明,以前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只能吃類固醇藥物,後來口服A酸雖能有效讓膿疱乾掉,但會影響胎兒,不少女性患者因此無緣生育。好在陸續有研究證實,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與免疫系統中的介白素36(IL-36)相關發炎途徑異常有關;研究更發現,台灣患者高達半數以上具有IL-36的基因突變,可透過基因檢測協助診斷和制定個人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