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詹宜庭/台北報導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出席「犯罪預防與死刑存廢」民調公布記者會。
時代力量於今(24日)召開「犯罪預防與死刑存廢」民調公布記者會,公布時代力量委託皮爾森民調公司執行,針對台灣民眾對於死刑與社會安全、犯罪成因及預防等的民調結果。關於死刑存廢,有八成民眾支持死刑存在,且有超過五成的人民對政府犯罪預防措施不滿,普遍懷疑監獄教化效果,僅有僅有一成相信監獄的教化成效。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表示,死刑存廢涉及憲法解釋、生命權保障、犯罪嚇阻與預防、被害人補償與保障等複雜面相,牽動情緒與政治的敏感神經,身為一個政黨的領導者,同時也是一個被害人家屬,必須咬緊牙關,帶領台灣社會直面死刑存廢與背後的情緒動機,以及相關的政策配套。
王婉諭說明,面對爭議性的議題,時代力量有義務用理性、科學、積極的態度,拆解死刑存廢的各項爭議,因此,時代力量從三月開始進行多次的內部討論,也以身作則積極參與社會關於死刑的各項對話,包含東吳法學院「法務部研議死刑替代方案」公聽會、鏡新聞的死刑對話、CDPA死刑辯論表演賽,除此之外,時代力量投注資源,規劃了「犯罪預防與死刑存廢」民調,透過實際的調查,揭開死刑存廢背後的犯罪預防、司法感受、社會安全網等議題。
王婉諭強調,過去民調顯示,台灣有八成的民意反對廢除死刑,能理解死刑長期被視為是社會問題的安慰劑,或是事後撫慰社會的萬靈丹,但為何死刑有這麼強大的社會功能?這是需要理性探討的。因此,有別於過去民調聚焦於死刑存廢與替代方案,這次時代力量把「犯罪預防」與「社會安全網」帶入死刑存廢的探討,問出許多「始上第一次」的問卷題目,目的不是給社會一個簡單的是非答案,而是建立台灣討論死刑存廢更深厚的事實基礎與民意理解。
時代力量發言人鄭宇焱談到,民調結果分為四個部分,其中包含台灣人的安全感與司法觀、死刑存廢的立場分析與轉換、社會安全網的功用與認知,以及犯罪成因與預防策略。在民調報告中,即便台灣相對安全,近十年犯罪率與暴力犯罪數下降,但五成民眾覺得台灣很危險,甚至認為台灣犯罪率不斷上升,呈現了實際數字與民眾認知完全不同的結果。
▲ 民眾對目前台灣社會治安感受度。(圖/時代力量提供)
關於死刑存廢,民調與過去結果相似,有八成民眾支持死刑存在,但當談及死刑替代方案時,也有近七成支持終身監禁不得假釋取代死刑。時代力量副秘書長林邑軒說明,台灣人民認為重大犯罪的成因(複選),有七成源自家庭,接近七成源自個人,六成源自犯罪者的成長環境,顯示台灣人民對於犯罪成因的認知,同時看重個人因子與環境因子。
至於台灣人民怎麼看待與重大暴力犯罪預防息息相關的社會安全網?林邑軒指出,根據民調,有七成民眾認為,它的主要功能是安全感和社會支持,有六成民眾認為,社會安全網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服務與兒少保護,需要優先投入更多的資源。最後,超過五成的人民對政府犯罪預防措施不滿,且普遍懷疑監獄教化效果,僅有僅有一成相信監獄的教化成效;但是有八成人民同時又認為,出獄後再犯是犯罪者心理問題,沒有歸責於犯罪預防與教化成效不彰。
對於該份民調,王婉諭指出,希望透過這份民調,讓大家知道,在死刑存廢之外,更重要的是台灣人民對於犯罪預防的期待,因為從民調中看到的是,一般大眾的認知與事實上有落差,同時也看到大家對於犯罪成因的預防期待,跟國家政策顯然也有所不同。
王婉諭透露,在相關行為當中,個人固然有其不可迴避的責任,但國家也有責任要往前推進,讓大家對安全放心。不論在治安維護與司法信任,社會安全網建立、監獄的教化或改善機制等,這部分國家都不應該再緩步下去,更不應該迴避,希望透過這份民調,讓相關單位正視人民期待。
此次調查是時代力量委託皮爾森民調公司執行,採用網路主動發放調查方式,透過資料管理平臺(DMP),在性別、年齡與居住地比例分層隨機抽樣進行調查,並輔以網路行為分析帶入使用者輪廓標籤,確保符合調查對象的唯一性。同時針對使用者的性別、年齡與居住地的準確性採用網路行為與資料庫標籤比對方式,結合問卷題目設計做雙重認證,確保資料正確性與可靠性。
該民調於2024年6月26日到2024年7月5日,共計10天,調查對象為全台灣年滿18歲以上之網路人口,共計1291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2.73個百分點以內。採用比率估計法,母群體參數依內政部公布2024年4月民眾年齡、性別、戶籍資料,結合皮爾森數據DMP修正網路人口特徵值,逐項重複進行連續性修正,以使樣本特徵與母群體結構達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