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運動、久坐都會導致肌肉痠痛?除了貼痠痛貼布 可做8件事緩解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圖、文/潮健康

運動的好處不計其數,除了雕塑體態、促進身體健康外,也能幫助抒緩壓力、平穩情緒。不過,運動後常會面臨肌肉痠痛的問題應該如何處理?衛福部食藥署說明,輕微的肌肉痠痛多可快速恢復;倘若為嚴重的肌肉痠痛,可能稍微活動就會感到疼痛。


▲(圖/翻攝自潮健康)

造成肌肉痠痛的原因? 「動、不動」都有風險

食藥署指出,造成肌肉痠痛的原因有很多,常見者大致有三:第一,過度劇烈運動。尤其平時無運動習慣、運動前沒有熱身或熱身不足、運動姿勢不正確或改變原本的運動習慣,都可能造成肌肉痠痛。較少使用的肌肉群,或者是過度運動,很容易造成肌肉纖維及其周圍組織受損、發炎。

一般而言,若是運動不當造成的運動傷害,常在運動中就會出現痛感並持續較長的時間;而運動後24-48小時才出現的肌肉痠痛,屬於延遲性肌肉痠痛,多半只會持續幾天,其症狀包括肌肉緊繃、疼痛、僵硬等。第二則是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會造成該處肌肉持續緊繃。當肌肉因為張力變得僵硬、痠痛,往往會變成慢性疼痛並逐步擴大範圍,導致反覆痠痛狀況出現。

第三,則是低溫造成的肌肉僵硬或痠痛。長時間處於寒冷天氣,或夏季低溫空調中,若沒有適當保暖,肌肉很容易受到刺激而緊繃,並進展至肌肉僵硬與痠痛。


▲(圖/翻攝自潮健康)

肌肉痠痛該如何緩解? 食藥署揭「8大減痛妙招」

若民眾已有肌肉痠痛的困擾,食藥署建議民眾採取以下8大措施,緩解痠痛症狀:

1.冷敷:過度使用肌肉,造成肌肉發熱現象時,可冷敷患處15-20分鐘,減緩肌肉腫脹和發炎。
2.熱敷:當肌肉並未處於發炎與腫脹狀態,則可用舒適的溫度熱敷,改善血液循環,放鬆肌肉。建議使用溫熱的毛巾、暖暖包等方式熱敷,每次約10分鐘,若時間過久,可能導致血液循環惡化,造成反效果。
3.按摩:可幫助肌肉放鬆、改善血液循環進而緩解疼痛,運用手指或按摩棒輕柔地按摩,每次約10-15分鐘。
4.伸展:在不過度運動的情況下,簡單的伸展可幫助肌肉放鬆,減少痠痛。
5.多喝水:補充運動後所需的水分,可促進身體代謝。
6.補充營養與蛋白質:肌肉痠痛時,建議多攝取富含營養的雞蛋、糙米、肉、肝、鰻魚、綠色和黃色蔬菜、豆類和香蕉等,幫助緩解肌肉疼痛。
7.休息:充分休息可明顯改善肌肉痠痛,至於要休息多久再運動?建議視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先降低運動強度或先從其他部位的肌肉開始運動。
8.使用非處方藥:當肌肉痠痛並非因為受傷或其他疾病、藥品造成,且痠痛已經影響日常生活時,可考慮使用非處方藥幫助緩解疼痛和發炎。

減緩肌肉痠痛的非處方藥有哪些? 貼布、口服藥千萬別合併使用

至於常見減緩肌肉痠痛的非處方藥有哪些?食藥署表示,「口服止痛劑」(錠劑、膠囊、口服液劑、散劑等)可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或Paracetamol),為常見的解熱鎮痛劑,主要用來退燒止痛,但此成分沒有抗發炎作用。使用時依照建議劑量使用,因為此類藥物主要由肝臟代謝;使用過量、肝臟功能異常,或有飲酒習慣者,使用前務必由醫師診治。

第二類則為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品(NSAIDs),具有解熱、鎮痛、抗發炎的功效,但可能出現胃腸道潰瘍、出血等副作用。因此,若有消化性潰瘍、正使用抗凝血劑、或併用其它會造成胃部不適的藥品患者,產生腸胃不適的機率較高,使用前亦務必由醫師診治。

除了口服止痛劑外,「外用痠痛劑」主要以塗抹、噴、貼來釋放藥效,但須注意不可大面積使用,以避免產生全身性不良反應;另外,痠痛貼布合理的使用量,成人一天是2-3片,一次使用1片,1片貼4-6小時就要取下,當皮膚有傷口或破損時不可使用,也不建議與口服止痛藥合併使用。

食藥署提醒,因肌肉痠痛使用非處方藥緩解時,應遵循用藥說明,避免過量使用或使用方式錯誤。如有任何疑問或異常,如肌肉痠痛症狀嚴重或持續時間過長,應尋求醫師與藥師的協助。

延伸閱讀>>

痠痛貼布不是貼越多越有效? 醫示警:貼2片以上當心「這些副作用」出現

久坐容易腰痠背痛 是因為「2部位」沒出力! 醫曝「3個90度」原則助抬頭挺胸

#節氣養生x健康妙招

【#直播中LIVE】南韓「緊急戒嚴令」結束!190名國會議員全投反對票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