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仕祥/遠見雜誌
川普贏得2024美國總統大選,重掌白宮;不僅如此,共和黨也在參眾兩院拿下過半席次。中研院院士吳玉山獨家解析川普主義崛起後,美中台關係如何發展,與台灣因應之道。
涉及數十億人口、占全球GDP總量約42%的76個國家,在2024年紛紛舉行大選,堪稱是全球大選年。第一棒由台灣開跑,至最末棒、11月初的美國總統大選落幕後,未來五年的全球政經環境,基本上已然定型。
▲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在2024遠見高峰會發表演說,剖新美國選後對世界的影響。(圖/遠見雜誌提供)
尤其是11月初的美國大選,儘管競選時,民主、共和兩黨看似勢均力敵,最終卻由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拿下壓倒性的勝利,將會全面執政。
11月7日、大選揭曉隔天,台灣重磅政治學者、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在「2024遠見高峰會」進行專題演講,隨即解析川普重返白宮,顯示全美已「川普主義化」,其背後的霸權競爭、重商主義、右翼民粹等因素,將使得美國盟邦成為最大受害者;當然,這些盟邦也包括台灣。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最終結果,川普拿下312張選舉人票,大勝對手、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226張選舉人票。普選票方面,逾7600萬人堅定投川普,勝過賀錦麗的約7300萬票。立法機構的參眾兩院,也全由共和黨拿下過半席次。「三連勝」讓川普一掃四年前「少數總統」陰霾,標示他的政治主張,已成美國社會主流意見。
「我很清楚地感覺到,美國已經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川普主義(Trumpism)是超越川普個人的!」吳玉山指出,這個現象已成功跨過三次美國總統大選。
2016年,川普拿下304張選舉人票,成功扳倒當時的對手、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首次入主白宮。2020年,川普雖然敗選,卻拿下逾7400萬張普選票,當時是美國總統選舉史上第二高票,只是拜登(Joe Biden)成功召喚出藍潮,拿到史上最多的8100萬張普選票,白宮因此易主。但那表示川普的基本盤並沒有在該次選舉中潰敗,仍受大批鐵粉支持。
美國產業政策轉趨嚴密強硬
吳玉山說,也因此,2024年川普的大勝,背後有一個深刻的意義,不能僅從拜登的年紀太大、賀錦麗臨時上場準備不夠等角度理解。他拆解川普主義背後三大根源,分別是:美國霸權被新興的中國挑戰;美國產業在許多重要的領域無法領先,甚至被超越;以及美國所得分配惡化,導致傳統勞工失業嚴重。
雅典和斯巴達當年爭霸導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讓古希臘哲學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說過一句名言:「爭霸必有戰爭!」美國政治學者艾利森(Graham Allison)再以此提出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用來形容既有強權被崛起強權挑戰時,雙方的緊張關係。特別是從現代往前推500年,在這些競爭案例中,有75%都發生戰爭,許多人因而在猜測,美中是否必有一戰?
「我們現在已進入冷戰2.0,」這個修昔底德陷阱,不只有艾利森與政界看到,產業界也嚴正以待。2022年,台積電正式對外徵求政經博士,來因應地緣政治帶來的挑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2023年7月在工商協進會演講時,也提到類似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讓外界了解美中對峙下,產業競合的緊張關係。
吳玉山指出,近年美國認為自身產業處於劣勢,而且不局限在傳統產業,還衝擊電動車、5G等高科技領域,就興起保護主義,提高關稅,甚至回頭學習東亞國家的發展模式——實施更嚴密而強硬的國家級產業政策。川普時期掌權的經濟鷹派、前美國貿易代表賴海澤(Robert Lighthizer),曾強調美國採行重商主義的三個時期。
這三個時期,分別是:追趕英國的19世紀、對日本壓制的1980~1990年代,以及因應中國經濟挑戰的此刻。「當美國發現自己在處於競爭不利地位時,就會丟掉自由主義;而當它力量最強時,就會倡議自由主義,為什麼?因為競爭性最強。」
一個美國,兩個世界
吳玉山近一步解釋,當後進國家以產業政策、國家主義追趕成功,非常接近領先的霸主時,霸主就會強迫後進國家改變產業政策,如同1980年代,美國迫使日圓升值。然而,若無法迫使後進國家改變政策,霸主就會改變自身制度,實施保護性的關稅、產業政策,向國家主義轉移,就像今日的美國。
儘管從2016到2024年,白宮曾兩度易主,但2020年,拜登擊敗川普之後,美國無論是抑制貿易對手、振興自身產業,政策邏輯其實一脈相承。不同於川普採用關稅政策,拜登是效法東亞國家的產業政策,力推「晶片法案」來振興美國半導體產業,並用「降低通膨法」發展綠能、電動車產業。
此外,所得分配惡化、傳統勞工失業嚴重等經濟問題,則讓美國興起反建制、排外、反移民的右翼民粹主義。特別是全球化與科技革命下,生產型態發生重大改變,資本進行全球移動,供應鏈不斷延伸擴張,被遺棄在新科技、新供應鏈之外的人成為輸家,美國內部出現兩個世界,「新科技與金融核心,跟舊工業帶與鄉村出現對立。」
觀察美國前10%富人收入占全國財富百分比,1940年代曾一度大幅下滑,但到1980年代又開始直線攀升。2024年大選,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賓州等美國「藍牆三州」都由川普拿下,這三州即所謂的鐵鏽帶,是傳統工人失業最多的地方。這次選戰,川普陣營集中力量爭取這些人的支持,成為其勝選的重要因素。
代表國安的「霸權競爭」、經濟的「重商主義」、選票的「右翼民粹」,成為川普主義的三隻腳。從川普對待這三隻腳的態度,可看出三者間的排序與優先順位。
右翼民粹選票主宰戰局
吳玉山指出,對川普來說,他的重商主義就是「不能讓美國吃虧」,因此,當經濟與國安發生衝突時,川普選擇站在經濟這邊,要求北約付錢,「如果不付錢,他講的非常清楚,『我會讓普丁(Vladimir Putin,俄羅斯總統)愛幹什麼就幹什麼!』把北約國家全都嚇死了。」
過去,美國為了壓制中國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也發起另一個區域經貿協定TPP(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步協定的前身)。但當TPP好不容易成型,由於國內勞工的抨擊,美國最終選擇不加入。從中可看到,為了選票,美國寧可放棄對於中國的經濟圍堵,顯示這三隻腳中,國安排序順位最低。
至於經濟與選票之間如何選擇?吳玉山提到,川普雖支持美國產業與經濟發展,但此次大選,汽車工人大舉罷工、力求爭取更好待遇時,川普第一個跳出來支持,迫使拜登也跟著前往聲援,「對川普來說,拿到鐵鏽州的選票勝於一切!」這次事件顯示,川普主義背後的三隻腳,右翼民粹的選票順位最高。
展望未來,構成全美川普化的三個根源將持續存在,給予川普主義成長的沃土,將迫使共和黨、民主黨向川普的政策靠攏。吳玉山警示,這樣的局勢之下,美國的自由主義與盟邦,無疑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2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