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憂鬱指數升高 研究:越自我越憂鬱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景氣持續低迷,國人憂鬱指數隨之升高,台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藍亭研究發現,透過腦電波及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的影像學檢查,可以把有憂鬱傾向的人找出來,如果能及早施以認知或藥物等治療,也許可協助他們遠離憂鬱症的威脅。

自殺,輕生,上吊,憂鬱症,遺書合成圖/達志影像

合成圖/達志影像

藍亭表示,部分憂鬱症患者的本質是想太多,不是愛鑽牛角尖,就是常想些負面的事情,把自己困在情緒的泥淖裡,既走不出來,也看不到未來。然而,大多數患者都是在行為出現異常後才被診斷出來,錯失最佳治療時機,令人扼腕。

為了及早幫這些人找到出路,藍亭於4年前投入研究,找出大腦PACC區Glutamate濃度和自我相關有關的結論,自我相關高的人,通常比較容易出現憂鬱傾向。以此寫出的論文「自我投射」 (The trajectory of self),2016年6月14日刊登在最新一期、影響指數高達21.965分的「認知學趨勢」(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引起廣泛注意。

這項和雙和醫院合作的研究,以30名二十幾歲的健康年輕人為受試對象,研究團隊先讓受試者躺下來,完全放鬆,不去想東想西,處於「放空」的靜息狀態,接下來讓他們看一張又一張的圖片,有暴力的,也有溫馨的,並由受試者透過按鍵回答每一張照片是否和自己有關,同時以腦電波(EEG)及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fMRI)量測大腦狀況。結果發現,自我相關性高的人,其大腦PACC區的Glutamate濃度較高,憂鬱傾向也可能相對偏高。

藍亭解釋,Glutamate和憂鬱情緒有關,Glutamate濃度越高,憂鬱傾向也越高,此時或許可透過認知療法或藥物來緩解病情。研究顯示,Glutamate和GABA這兩種大腦中的化學物質有如翹翹板的兩端,Glutamate有活化自我相關的作用,一旦濃度變高,就容易想不開而有憂鬱傾向:反觀GABA則有抑制自我相關的功能,可扮演剎車角色,轉移負面情緒及思考,並以正向面對事情。

【#直播中LIVE】2024臺中電競嘉年華跨界風潮!引領電競與運動創造新視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