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洪正達報導
▲我們春節能放假要多謝袁世凱當年的決定。(圖/翻攝搜狐網)
現在大家都習以為常「春節」、「過年」,不過歷史上的中國有長達4000年的時間在冬至「過年」,在此之前是沒有「春節」的,因為當時認為冬至是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拿來過年再好不過,直到民國建立的時候,才由當時的總統袁世凱訂定「正月初一」為農曆春節、國定假日,簡單來說,華人社會春節過年也不過距今100多年而已。
雖然說春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然而有關專家證明,這個在中國已經有4000多年歷史的節日。卻是在民國正式確立名字為「春節」二字的,也就是說春節一詞只有百年的歷史時間,而確立這個名字的人正是袁世凱,這也算是他少數能夠名留歷史的德政。
袁世凱當年穩坐總統寶座之後,就大肆集中權利,把財務和農業,內務和軍政等幾個重要部門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一時間,在1913年的7月,也就是民國2年,當時擔任北京民國政府內務總長的朱啟鈐就向袁世凱交了一份四時節假的報告,朱啟鈴說:「我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假一日。」
袁世凱當下就批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主要還是因當時是「五族共和」的風氣,他認為端午,中秋等漢族節日列為全國節日有所不當,所以就只批准了春節進行放假的通告,這個決議在1914年起開始實行了,就是從這裡開始,農曆當中的「過年」改成了「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