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中心/張家寧報導
▲DeepSeek AI推出後引發全球高度關注。(圖/翻攝自unsplash)
DeepSeek AI推出後在全球掀起討論,川普近日示警該程式「將敲響美國科技產業一記警鐘」。台灣雲象科技CEO葉肇元近日透過臉書發文指出,這幾天為了DeepSeek的新聞,憂心忡忡到有點睡不著覺,坦言「其實臺灣現在能給學界業界拿來做AI研發的超級電腦已經是垂垂老矣。」貼文一出立刻引發外界關注。
DeepSeek AI推出後,在全球科技業投下一枚震撼彈。台灣雲象科技CEO葉肇元透過臉書發文表示,自己關注的不是DeepSeek有沒有比其他美國科技公司的模型強,結果是否可信可複製,「我在想的是,臺灣在AI至為關鍵的未來中,如何定位自己? 」坦言為此擔憂到有點睡不著。
葉肇元在文中舉出3個台灣大型語言模型研究計畫,直言這些計畫看得出來都是在ChatGPT正火熱的當下拿到短暫的經費去做的,後續遇到困境經費也跟著喊卡,「這不能怪這些研究團隊,這是臺灣科技發展的結構性問題。我認為現在應該是需要重新再次檢討的時刻了。AI的發展如此的快速,我們必須要承認,到目前為止,我們的AI發展策略並不是很有效。 」
葉肇元坦言,若自己需要AI幫忙,絕大多數的時間都還是在使用ChatGPT或是Gemini,「臺灣的這些計畫,為了跟風,缺乏長期規劃,只是一頭熱的經費投入,只是造就了一些新聞,並沒有太多的實質效益。」文中更直指,臺灣現在能給學界業界拿來做AI研發的超級電腦已經是垂垂老矣。
葉認為,大方向上他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必須要有長期且具有一貫性的計畫,精準地選擇就臺灣所可以支配的資源限制下,和國家發展相契合的軟體技術發展方向來深耕,並且和相關的企業密切的配合建構出足以成長茁壯的產業生態系,由商業發展的前景來持續支持尖端AI技術的長期發展,「這是個不好解的題,但它是臺灣非解不可的題。」
貼文曝光後迅速引發外界關注,就連台大前校長管中閔也現身留言區「說得極好!這不僅是台灣推動AI上的關鍵性問題,也是談臺灣長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