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北醫研究發現氣喘患者反覆發作,常見原因是「服藥不順從性」。(示意圖/資料照片)
春節連假來到尾聲,仍有民眾會走春訪友、廟宇拜拜,但天冷要小心氣喘發作。國健署資訊顯示,12歲以上的氣喘患者有22.6%一年內曾氣喘再發作;北醫研究發現氣喘患者「反覆發作」,會大幅增加醫療成本,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服藥不順從性」。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專任教授吳宗軒,調查2011年至2022年間美國氣喘患者的健康狀況,與因高藥物成本而造成的服藥不順從性(CRN)的關聯,結果發現CRN的盛行率,從2011年的23.2%下降至2022年13.1%,盛行率雖下降,但整體仍有18%氣喘患者有CRN問題。
吳宗軒說,受到環境、空污等因素影響,全球氣喘盛行率呈逐年攀升的趨勢,而氣喘病是可以透過藥物及自我管理有效控制的疾病。目前氣喘藥物於美國價格相對昂貴,特別是對於經濟水平較低的患者,以及沒有健康保險的患者,CNR的問題更加顯著,約有6分之1的氣喘患者因為藥物費用高,無法按醫師處方服藥。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2017年進行的調查,未滿12歲兒童的氣喘盛行率為5.6%,而一年內因為氣喘發作至急診就醫的比例有9.2%;12歲以上的氣喘患者有22.6%一年內曾氣喘發作,且其中有17.2%的患者並未依醫師指示定期回診追蹤;而據2022年台灣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1997年至2001年期間,每年平均有2萬7926人次因氣喘發作而住院,平均住院6.4日,平均每年因氣喘住院的費用更高達4.7億元。
吳宗軒表示,根據各類資料顯示,只要氣喘患者能妥善控制,不僅能得到更好的生活與照護品質,更能減少因為病情惡化導致的社會與經濟負擔,而醫護人員如何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病溝通,選擇適合的治療,更形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