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永續新聞網
建築行業與自然世界的關係正經歷深刻變革,材料重用成為推動行業邁向循環經濟的重要舉措。這一理念不僅幫助減少廢棄物和節約資源,更為建築設計注入了獨特的歷史感和文化價值,體現了建築的適應性、可持續性與創造力。
▲Actfit Arena通過材料重用和創新設計,將建築廢料轉化為高價值資產,成為推動可持續建築和循環經濟的典範。(圖/永續新聞網提供)
在可持續設計的實踐中,Actfit Arena已經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成功範例。這座位於班加羅爾赫努爾的體育場由DS2建築事務所創始人MueenHaris建築師設計,展示了材料重用在現代建築中的巨大潛力。該項目以其高達92%的可持續建材使用率和卓越的設計美學,成為行業內廣受推崇的標杆案例。
創新設計實踐:讓廢料「重生」
Actfit Arena的建設過程是材料重用和創意設計的完美結合。整個項目充分利用了DS2建築事務所以往項目的剩餘材料,展現了將廢棄資源轉化為高價值建築元素的可能性。
材料應用亮點包括:
剩餘的牆面紋理漆:用於內部裝飾,增強空間的視覺層次感。
拆除樓板的鋼筋:經過處理後作為結構支撐的核心材料。
剩餘牆面覆蓋板:重新切割後用於細節裝飾,展現設計的精緻性。
舊木門框過樑:改造成為結構和美學兼具的設計元素。
舊工人宿舍的磚塊:經雕刻和清理後應用於羽毛球場牆體建設,既延續了材料的歷史價值,又滿足了功能需求。
此外,原屋頂結構中的鋼製橫梁被巧妙地用於建造看台座椅支撐結構,而這些支撐結構下方的木製座椅板則展現了回收材料與現代設計的完美結合。
統一性與美學價值
該項目的一大亮點在於,它成功地將多樣化的回收材料統一於一個協調的設計框架內。這些材料在整個建築中被精心搭配,使最終成果既不顯雜亂,也不失創意。「當你走進Actfit Arena,你看到的不是碎片化的設計,而是一個從頭到尾精心定制的空間體驗,」MueenHaris建築師說。
可持續設計的新標杆
Actfit Arena不僅是一座功能性建築,更是一個具有教育和啟發意義的案例。它展示了如何通過合理規劃和創新設計,將建築廢料轉化為有價值的資產。
這一項目同時展示了材料重用在提升建築可持續性方面的潛力。透過回收和再利用材料,Actfit Arena不僅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還賦予了建築獨特的故事性和歷史意義。
未來影響與行業啟示
材料重用在建築中的應用遠不止於降低環境影響。它還激勵建築師和設計師重新思考傳統的建築生命周期,從而推動行業向更加循環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設計讓每一個材料發揮最大價值,」MueenHaris建築師補充說,「這不僅是對資源的尊重,更是對未來建築行業的責任。」
Actfit Arena的成功案例不僅贏得了客戶和社區的高度評價,還成為激勵下一代建築師的典範,讓他們更深入地思考如何通過創新設計實現可持續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