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父親」扮演的角色愈來愈多元,除了辛勤工作、撐起家庭經濟,也有不少父親參與家中的育兒與家務。在感恩爸比的8月,復健專科診所院長曾清祥醫師分享育兒新手爸爸常見的「爸爸手」,其預防與治療方式,並鼓勵每天10分鐘,加強肌力,身體健康更樂活。
並非專屬媽咪的爸爸手
爸爸手也就是俗稱的「媽媽手」,於醫學上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新手爸爸常因長時間抱小孩,或手部施力不當,造成拇指外展長肌及拇指伸展短肌與橈骨過度摩擦發炎,一旦反復發炎,造成慢性疼痛,更不容易緩解。
配合復健、注意用手姿勢、手部休息足夠可恢復健康
急性期會使用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物,配合物理治療如電療、超音波,或配戴手部護具保護手腕。到了慢性期會採局部熱敷,再搭配拉筋運動以及適量的肌力訓練。必要時可使用局部少量類固醇注射,來解除疼痛。只要能配合醫師的囑咐,注意手部使用姿勢,並讓手部得到足夠休息,大部分都可恢復健康。
推薦運動1:大拇指外展運動
動作1:(右手)前臂伸直,手指打直,讓手掌跟地板垂直。
動作2:(右手)大拇指朝右以順時針方向慢慢旋轉,慢慢地回復到原來的位置。重複10次;接著做左手,左手大拇指採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天兩手各做3回合。
作用:維持拇指關節活動度與肌力。
醫師小叮嚀:動作應緩慢,不產生疼痛。
推薦運動2:大拇指拉筋運動
動作1:手臂伸直,大拇指彎曲,讓其他四指包住大拇指握拳,拳眼朝天花板。
動作2:慢慢讓拳頭往地面方向下拉,停留10秒,回復原來位置,重複10次;換另一隻手運動。一天兩手各做3回合。
作用:牽拉伸姆短肌與外展長肌。
醫師小叮嚀:在動作的過程中不要感覺疼痛,應該只有緊緊的感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手腕內彎做事的動作。
資料來源: http://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