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懷疑丈夫外遇、他認為妻子下毒…原來真相是這樣!

文/心理師李思儀、記者李鴻典整理

一名70歲的老太太原本個性開朗與體貼,與先生、子女關係融洽,但最近半年老太太經常懷疑先生外遇,限制先生外出,對先生惡言相向,以及經常向親友哭訴。同時,老太太也懷疑媳婦偷竊其首飾與衣服,堅持兒子欠其一百萬未歸還,到處向鄰居抱怨子女不孝,當子女與其溝通時,老太太會咒罵子女,甚至報警請警察來處理家暴事件…

一名75歲的老先生,中風後記憶力與語言功能受損,而且開始懷疑妻子要迫害他,認為妻子在飯菜內下毒,掉包其藥物想毒死他,會將妻子準備的食物丟掉,拒絕服藥。

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臨床心理師李思儀在近期的國泰醫訊發表文章指出,若家中長輩的個性與情緒轉變,出現不合理的想法,如同案例分享所述,有可能是失智症引起的。

 

李思儀說,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主要以記憶力、定向感、判斷力、計算能力、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同時可能有妄想、幻覺、行為異常、個性改變等精神行為症狀。精神行為症狀可能發生在失智症病程中的任何時間,通常是令家屬最感困擾與最費心力的部分。失智症常見的精神行為症狀之一為妄想,妄想意旨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但患者深信不移。失智症患者常出現的妄想類型有被偷妄想、被害妄想、忌妒妄想,以及被遺棄妄想。

被偷妄想:堅信個人物品被他人偷竊,對象通常是外籍看護、媳婦等同住家人,發生率約有55%。患者抱怨被偷竊的物品可能有金錢、珠寶等貴重物品,也會有衣服、內衣、口紅等貼身物品。實際情形通常是患者忘記自己將物品收放在何處,然後懷疑他人偷竊,影響人際關係。

被害妄想:堅信他人要謀害或毒害自己,對象可能是陌生人、鄰居,甚至家人,發生率約有27%。患者可能會因此拒絕吃家人準備的食物、藥物,會向鄰居或路人求救,或者報警處理,有時患者甚至會因此產生憤怒、害怕等負向情緒,出現攻擊行為。

忌妒妄想:堅信伴侶對婚姻不忠實,發生率約有16%。患者會對伴侶緊迫盯人,追蹤其行蹤,限制其交友與外出,有時甚至會出現語言暴力與攻擊行為。

被遺棄妄想:堅信家人要遺棄他,將他送到安養院,極度缺乏安全感。通常患者會變得十分依賴照顧者,不讓照顧者離開其視線,找不到照顧者時會變得十分焦躁與無理取鬧。

李思儀說,目前精神行為症狀的治療方向可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若患者的妄想已明顯影響人際關係與日常生活,建議至各大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就醫,經由醫師評估後服用抗精神藥物,減緩症狀。症狀輕微的患者建議先採用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的方向如下:了解患者的行為乃是症狀所致,非故意為之。排除誘發因素,例如:生理疼痛、內科問題、藥物影響、睡眠、心理需求未被滿足、環境刺激、壓力事件等等。

以溫和、同理態度與患者互動,可思考患者當下可能有的情緒與想法,率先安撫患者情緒,避免激發患者更多負向情緒,務必留意不當面指責患者。例如:患者抱怨錢被偷時,同理他的焦慮,告知他會幫他一起找,然後趁其不注意時先拿出數目相符的金錢,假裝找到錢,安撫其情緒。遺失的物品家屬可以事後再尋找。

轉移注意力,引導患者轉移思緒去進行其感興趣的活動,避免情緒激動。維持規律與豐富作息有助減少精神行為症狀,建議讓患者作息規律,並安排其感興趣的活動以減緩退化。熟悉且舒適的環境有助維持患者內心安全感與穩定性,減少精神行為症狀。

因為誘發妄想的原因、當下事件發生的情境、患者的情緒張力不盡相同,故即使同樣是有妄想的患者,其表現出來的樣貌 與解決方法可能略有不同,上述非藥物治療僅提供部分原則性概念,實際執行時仍需照顧者仔細觀察,同理了解,以及耐心引導患者,過程中若有困難,建議與醫師或臨床心理師討論,尋求專業諮詢。精神行為症狀可能發生在失智症病程中的任何時間,通常也是令家屬最感困擾與最費心力的,而妄想是失智症常見的精神行為症狀之一。李思儀說,在家屬與醫療團隊配合下,精神行為症狀是可以減緩的!所以,如果長輩有懷疑或妄想傾向,請盡速至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尋求協助。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批「國民黨弱化國防掏空台灣」民進黨記者會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