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聞深一度/蚵寮孩子被迫長大 「看電視」成最大願望

記者紀宛宜、林永明/雲林報導

今天新聞深一度繼續關心「下課鈴響後,孩子何處去」除了隔代教養和單親家庭的孩子,最需要的愛與陪伴,許多偏鄉家庭甚至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有問題,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當城市的小朋友,下課後到處上才藝班、學鋼琴學畫畫時,雲林口湖鄉蚵寮的小學生卻連去公園盪鞦韆都是奢望,在蚵仔產季,他們得幫忙剝蚵,不是產季時,也要幫忙鑽蚵殼,貼補家用,這些孩子們從童年就被生活所逼,提早體驗社會現實,唯一的希望只是能不必工作,好好看電視。

蚵寮孩子被迫長大 下課鑽蚵殼賺生計

▲吳家兩姐弟從小就幫忙媽媽鑽蚵殼。

偏鄉孩童吳慧婷妹妹:「正中央這裡有一條中線,然後就對準,然後往這個壓下去,這裡就會有一個洞」。海風吹,11月的雲林蚵寮因為不是蚵仔產季,顯得冷冷清清,夕陽下兩張小臉專注的將蚵殼鑽洞,幫忙貼補家用。

蚵寮孩子被迫長大 下課鑽蚵殼賺生計

▲找到中央線壓下去,鑽蚵殼就完成了。

吳慧婷妹妹表示「媽媽如果沒有蚵殼的時候,她要自己戳洞,要自己在那邊綁線,一直弄一直弄,所以就很累,幫忙媽媽的話就可以就快一點。」十歲該是在鞦韆上擺盪童年的時光,吳慧婷卻想著,如果不快點回家幫媽媽鑽蚵殼,媽媽一個人會忙不過來。

蚵寮孩子被迫長大 下課鑽蚵殼賺生計

▲在其他小孩子騎腳踏車的時候,吳家姐弟還是低頭地鑽蚵殼。

媽媽葉珮珊表示「蚵殼串起來就是這樣子啊,11個一條,我聽說大概一條6、7塊啦,如果比較有時間的話(一天)大概是40、50條吧」。一天串四五十條,能賺的也不過兩三百塊,這是蚵寮很常見的「家庭代工」,將這一串串的「蚵串」交給養蚵人家,放到海裡寄苗來年就有蚵仔可以採收。

蚵寮孩子被迫長大 下課鑽蚵殼賺生計

▲一天就算串了40、50條,也只能賺約兩三百元。

弟弟吳啟佑表示,在假日的時候最不想鑽蚵殼,因為沒有辦法做自己的事情,想要看電視,但是假日也要做。下課後當其他同學騎著腳踏車到處玩耍,兄妹倆得彎著腰,一個洞一個洞的打,最想做的事「只是看電視」這麼簡單而已。而妹妹吳慧婷則說「如果有時候要畫圖或者是看電視的時候就要來打動,沒辦法弄,所以就會覺得不想打」。

蚵寮孩子被迫長大 下課鑽蚵殼賺生計

▲看電視是兩姐弟最想做的事。

禮拜三學校半天課,12點放學後,吳啟佑和吳慧婷兄妹倆,留下來上最喜歡的美術課,因為偏鄉補助,孩子們不必花錢,這一點點的夢想才得以實現。都市孩子周三下午,可能正忙著上爸媽安排的才藝課或上安親班,但這裡沒有安親班,除了老人和小孩,幾乎不見青壯年,免費的課後美術已經是兄妹倆一星期裡最期待的一天。

蚵寮孩子被迫長大 下課鑽蚵殼賺生計

▲禮拜三下午的美術課是兩姐弟最喜歡的時間。

根據兒福聯盟統計,有35%的家庭,曾因為無法負擔學費而影響孩子的升學,31%家的小孩曾經打工或工作,11%的孩子國三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而直接去工作。

蚵寮孩子被迫長大 下課鑽蚵殼賺生計

▲因為家中的經濟而影響升學的人佔了約35%。

啟佑和慧婷的媽媽不希望子女因為身處偏鄉而偏差,所以堅持上下課接送,即使窮困也要守著孩子。

媽媽表示「要顧兩個小朋友,沒辦法去找工作,你講給小朋友聽,畢竟他們還小,沒辦法替妳分擔什麼,你講也是讓他們覺得心理不平衡或什麼原因,所以只好自己壓抑在心裡」。先生離家,留下年邁的公公和重度身心障礙的大伯和小姑,全家靠低收入補助,不得已只能請孩子們下課幫忙鑽蚵殼。

蚵寮孩子被迫長大 下課鑽蚵殼賺生計

▲吳媽媽就算再忙也要親力親為地照顧孩子。

所幸還有這個免費的課輔班,不論夜晚或白天燈總是亮著,村裡的學生傍晚陸續報到,一起寫功課 ,還有老師解答疑惑。

前村長陳玉釵表示「弱勢是環境的弱勢,不是他們智商的弱勢,他們沒有優秀的補習班補習,我們雖然是請老師來管理,我們管理最主要是沒有讓他們變壞」。無償成立課輔班第17個年頭,曾是村長的陳玉釵阿嬤,很驕傲村裡的孩子不再走偏路。陳玉釵表示「我們蚵寮錢不通路很通,所以在這裡產生一些小朋友去染到毒品,但現在完全漂白」。

蚵寮孩子被迫長大 下課鑽蚵殼賺生計

▲前村長陳玉釵提供了免費的課輔班給這些孩童。

孩子們懵懂,手裡拿著紅茶飲料開心的喝著,在城鄉差距與教育資源短缺的環境下,他們的人生要靠什麼才能贏,沒有人知道。(整理:實習編輯廖俐惠)

三立新聞台
#新聞深一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