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ana/Queerology
這兩天,親子部落格/粉絲頁「鰻魚家家酒」成為網路話題的中心,主要原因,是該頁面幾天前上傳的一段影片。
我不太清楚為什麼以親子關係和教養為名,就可以拍下另外一個人哭泣道歉的影像放在網路上供所有人瀏覽,許多人也都指出了這樣做的問題,和可能接近情緒勒索的不恰當之處,但讓我更驚慌的,是發現貼出這段影片的粉絲頁,有超過十三萬名粉絲,而影片底下按讚的人佔絕大多數,甚至有很多推崇的留言,認為「真的很會教小孩」、「小孩就是要這樣教」。
我其實多次從出版業的朋友口中聽說,親子教養的書籍是近年的買氣保證,也多少有意識到網路上出現很多親子部落客以及粉絲頁,但基於某些我不願意深思的原因,我下意識一直很排斥接觸這一現象。
然而最近這段小孩哭著認錯的影片,終究讓我清楚意識到,自己排斥接觸這些「當紅內容」的原因,正是其中以「親子」和「教養」為名的權力濫用以及脅迫,和背後促成這種現象的我們的社會。
小孩子在沒有成長以前,確實有身體和心智上能力受限的地方,這是他們必須依賴父母或是周遭大人的原因。但是小孩子不明白的概念,或是做不到的事情,並不成為大人可以拿來便宜行事或是威脅他們的理由。
親子關係歸根究底,是人與人的關係,不應該因一方年紀幼小,就可以用親子和教養為名,把它特殊區分出來。當我們不能接受伴侶以「不愛你了」、房東以「趕你出去」等話語來威脅我們,至少我們還有分手離開、搬家等等可能的選擇。但當大人以「不愛你了」、「趕你出去」,甚至「不要繼續做家人」等等話語,去威脅在心理上和生存上都別無選擇必須依賴他們的小孩,又有什麼正當性呢?
但是,事實擺在眼前,鰻魚家家酒的那段影片下面,有很多按讚支持的人,甚至不只是這單一的影片或頁面,而是只要是和親子教養有關的內容,都經常受到熱烈捧場。這些熱烈的支持、期望親子教養有一套金科玉律的反應,其實反映的是我們對「乖孩子」和「好父母」的迷思與焦慮。
▲圖/翻攝自鰻魚家家酒臉書
做父母本來就是一件極其讓人焦慮的事情,做父母是背負別人的人生,要為別人做選擇,還要回應他們期待;如果這還不夠讓人焦慮,在改變激烈的社會中,希望為小孩做到最好、或做到至少自己不要被人批評,那焦慮就又更巨大。
因此,親子部落客的分享,常常成為「指標」,大家都希望做好爸媽,教好小孩,而如果有一套方法只要照做就可以,那不是很棒嗎?但是,就像人跟人的關係一樣,每一個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也都是特別的,或許有一些可以共通的經驗,但是真的沒有一本操作手冊可以作為萬靈丹。
而親子部落客的分享,很多時候也是在那個「渴望被認同為好父母」的心態下誕生的,每一個按讚或是回應,就是在幫他們蓋上好父母章,而讓許多分享者得意洋洋。然而,不管是好父母還是好孩子,究竟什麼是好?現代父母常聽到的一些批評,又真的是合理的嗎?
比如說,我們喜歡看小孩不吵不鬧、問答有禮,並且在小孩有符合我們喜好的行為時,稱讚他們乖也稱讚「爸爸媽媽真會教」。然而,小孩本來就是未社會化的人,行為舉止很多時候不受控制,我們卻經常期待在公眾的場域小孩也要時時刻刻不哭不鬧,不要亂跑亂動,一旦小孩做出不符合我們期待的舉止,我們就立刻貼上「不乖」、「不聽話」、「爸媽不會教」的標籤。
更有甚者,我們的社會也經常性地把「好爸媽」的期待毫無差別的壓在父母身上;小孩病了、摔了、蛀牙了,一定是做父母的沒有多注意;小孩身高長得比較慢,就是做父母的怎麼沒有好好給他吃飯。彷彿小孩沒有自己的意志、自己不會行動,而且小孩的一切都跟其他人無關,只有父母需要負責。
這些其實也全部餵養回「小孩只要乖乖聽話順從」,或「父母只要能讓小孩乖乖聽話順從就很棒」的概念中。於是我們有越來越多親子部落客分享他們怎麼讓小孩「聽話」、「乖」,然後我們有越來越多父母認為這樣就是「好爸媽」,所有點讚的人則是在「好」的迷思或焦慮中更加固化了這樣的現象。
▲情境示意圖/Pixabay
這次鰻魚家家酒的頁面上,後來出現一派留言,也讓我不敢恭維。這些留言基本上在批評鰻魚媽不是一個「好媽媽」,甚至有人會開始比較:「我都可以做到怎樣怎樣,為什麼鰻魚媽做不到」。
鰻魚媽做錯了,但這不是一場好父母比賽,指出鰻魚媽做不好的地方,也不會給自己做父母那張自我審查表上加幾筆的。批評她不是一個好媽媽,最終還是落入「好父母」的迷思。
如果我們真的希望父母能夠好,小孩能夠好,請放手讓父母和小孩做自己,不要再急著為他們貼上好或壞的標籤,看到闖禍的小孩,或不知所措的爸媽,他們需要的不是評論、不是指導,而是留給他們成長的空間。只有這樣,我們或許可以漸漸停止崇拜親子部落客,也就再也沒有親子部落客需要用小孩來突顯自己的好,而我們也不會再把做父母這件事情叫做親職,因為做父母真的不是一個職業,也不是一份工作,它沒有辦法用制式的東西來衡量;做親子,是人跟人之間很深很深的羈絆,很久很久的功課,沒有任何親子部落客可以指點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