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邊緣人/換日線Crossing
週二一大早,政治記者們就一陣騷動,紛紛開始打電話詢問:「巴拿馬要與中國建交,這是真的嗎?」儘管巴拿馬一向游移在兩岸之間,從兩邊謀利,與台斷交的傳言也不曾間斷過,不過與其說是實質的外交攻防,倒不如說是巴拿馬的「金錢勒索」,而台灣也很「守信」的年年匯款。
台灣慣以金錢外交,挽留重要盟友
從李登輝時代就成立的「中美洲經濟發展基金」,由我國連續 12 年,每年出資 2,000 萬美元投資中美洲國家,到後來扁政府啟動的「榮邦計畫」,籌資 2 億 5 千萬美元投入中美洲,這些計畫含括的對象都少不了巴拿馬。
而馬政府時代因「外交休兵」,台灣不能公然在外交方面採取積極態度,台巴的金援外交也隨之轉入檯面下,得由「維基解密」揭露,才發現馬政府花費近 5,000 萬美元援助巴拿馬,以確保兩國的邦交無虞。
多年來,如此龐大的利益輸送,不只揭露中華民國外交戰略的脆弱-─與巴拿馬的邦交友誼是由金錢購買,同時也體現我國對巴拿馬的重視。不諱言,自我國 70 年代遭外交孤立後,巴拿馬就一直是台灣少數「拿得上檯面」的盟友,也成為我國不能隨意失守的外交防線。
然而,今天(6 月 13 日)早上,這條防線卻被輕易突破。
▲圖/記者林敬旻攝
中國外交圍堵,逼蔡政府表態
如此外交變局,當然與中國的施壓有關。自總統蔡英文上任以來,對岸就在等待一個明確的兩岸論述-─是持續支持一中政策下的「九二共識」,還是要提出可供雙方進一步討論的新論點。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就曾在美國智庫演說時首度提及「中華民國憲法」,似乎有意拋出「大中國框架」的論述,不過討論的空間稍縱即逝。執政一年來,蔡政府與對岸互動的方式始終曖昧不明,讓中國又回到強硬的「九二共識」立場,外交圍堵更是如火如荼。
從聖多美普林西比的下馬威,到巴拿馬的重擊,中國的外交圍堵策略,一方面可能表示國內強硬派的抬頭,另一方面,也顯現出當權者強迫蔡英文表態的意圖。
對此,蔡政府並非不知,但在中國崛起的今天,台灣就算要玩金錢外交也玩不過對手(比如,中國企業於 2015 年收購巴拿馬「柯隆自由貿易區」的瑪格莉特貨櫃港口,並投資 10 億美元擴建,其他檯面下的無償投資更是不在話下)。
蔡政府擱置兩岸外交,優先處理內政改革的脈絡,雖然有跡可循,卻萬萬不可忘記兩者會互相影響。
執政者的隱憂:在內面臨在野黨打擊,在外情蒐能力不佳
如今蔡政府力推年金改革和《前瞻基礎建設條例》,在野的國民黨原本找不到反擊的施力點,如今天外飛來一筆「巴拿馬斷交」,卻突然給了在野黨借題發揮的空間──國民黨團已提案要求府院到立法院,針對巴拿馬與中國建交進行說明報告,此舉可能讓政府企欲推行的國家政策再度卡關。
無論是外交戰略,還是兩岸政策,甚至是內政推行,台巴斷交都是一記警鐘,但最令人擔憂的,還是政府的反應能力。
巴拿馬於台北時間上午 9 點正式宣布與中國建交,對方發表完分手宣言後,時隔一個半小時,我國外交部才急急忙忙召開記者會,宣布與巴拿馬斷交,還氣憤的說對方是欺矇我國到最後一刻,顯然事先毫無預警。(註一)
兩國分手,我方竟是最後一個知道的,讓人不得不質疑我國的情蒐能力。
台灣外交困境:缺乏邦交、調動頻繁
這令筆者想起 2015 年,拜訪非洲小國賴索托,採訪當地台商的經驗:台灣人不愧是酒國英豪,見到有朋自家鄉來更是毫不含糊,傍晚聚餐,餐點都還沒點齊,10 瓶「約翰走路」已經先送上桌。眼見如此陣仗,我吐了吐舌頭,心想約翰等會不用走,我應該會先被抬走。
離家半個地球的飯局,仍不失台灣人固有的「阿莎力」,飯菜沒吃幾口,酒已乾了不知多少。酒酣耳熱之際,隔壁台商開始怨嘆台灣在當地的外交困境:
他表示,由於台灣與賴索托沒有邦交,駐地的外交官經常見不到中央等級的官員,必須透過台商牽線連繫,在當地可說是有些窩囊。再加上來自台灣的外交官,多數是來「過水」的,可能兩三年就被調走,難以深耕地方關係。
他更直言,在台灣「外交休兵」與被國際孤立的背景下,我國在當地的外交人員不但有些鬆懈,甚至自暴自棄,不比中國大使錙銖必較,就算是在賴索托這樣的小國,也要處處與台灣較勁,連活動的座位(坐在哪裡、旁邊是誰)都要爭取。
此外,他們的情蒐能力更是強大。他曾招待賴索托前總統至台灣遊玩,出入境都未被我國情資單位發現,反倒是中方在他們回到賴索托後主動詢問,「可見他們都看在眼裡,但我們(外交單位)卻毫不知情,」他說。
當時的我驚訝不已,不知原來兩岸之間的針鋒相對,並不侷限在台灣海峽,就算到了世界的另一端,中國與台灣的矛盾都不曾消失。然而,台灣對於這樣的外交角力,可曾有所意識與準備?
巴拿馬與我國的突襲斷交,明確的告訴我們,這個答案是否定的。
註一:中華民國政府基於維護國家尊嚴,決定自即日起終止與巴拿馬之外交關係
關於作者:邊緣人
現職記者,在邊緣。
關聯閱讀
聖多美斷交,台灣外交體系背後的眼淚──多點理解與體諒,外交是「我們大家」的事
【與友邦之間,可以不只是金錢外交】瓜地馬拉:小學教室裡的「ㄅㄆㄇ」
沒有網路長城的台灣,自己築起一道高牆──台灣人,持平討論中國,並不等於「親中賣台」
執行、核稿編輯:林欣蘋
本文轉載自換日線Cro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