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顧長輩快受不了?醫師教這樣調適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家中有行動不便或身心症問題的長輩需要照顧,經常會讓照顧者覺得快被壓力擊垮,最後連自己都生病,甚至衍生出不可挽回的家庭悲劇。醫師建議,照顧老人家的責任不要一個人扛,也須維持原本的生活節奏,才能真正達到「喘息」的目的。

▲台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表示,家中有長輩需要長期照顧,照顧者別將責任一肩扛,否則會陷入無法自拔的高壓情緒中。(圖與新聞內容無關/波小姐提供)

研究顯示20%的老人有身心症(Geriatric PsychoSomatic Disorders, GPSDs),但只有3%求助於精神科身心醫療。老人身心症中有12%為憂鬱症,10%為焦慮症,5%為神經退化症,1%為躁鬱症,多數皆有合併飲食、睡眠、行動與操作運用障礙。而家庭照顧者在面對年邁長輩特別是有老人身心症困擾時,無論付出多大心力、多少關愛,卻很容易遭受到挫折,會認為長輩怎麼都講不通,最後弄得自己心力交瘁、身心俱疲。

台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表示,照顧者在面對老人家總是不聽話,害怕自己照顧不好等負面情緒長期累積,最常出現焦慮情緒,感到煩躁、不安,或是因為長輩半夜不睡覺,導致照顧者也睡不著,進而造成睡眠障礙等問題,最後演變成,照顧者變得越來越不開心,甚至憂鬱症上身,在「積怨已深」的情況下,最後反映在行為上,出現傷害、殺害被照顧者的家庭悲劇。

依據家庭照顧者總會從2010年至2015年的統計,家人不堪長期照顧壓力而傷害被照顧者的新聞事件就有40件。

「行有餘力,量力而為。」許正典說,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情緒是相互牽扯的,有的照顧者對自我要求很高,認為除了自己以外,沒有別人可以做到照顧好長輩的事,所以一肩扛起所有重擔,這並非正確觀念,只會將自己推進無法自拔的高壓漩渦裡,應學習尋找支持,可以是人力或經濟等需求。

此外,許正典也提到,在照顧老人家的過程中,其實要有成就感很難,「沒有變化就是好的變化」,他提醒,照顧者不能因為陪伴老人家,就放棄原本的工作、興趣,這樣會失去成就感,最好的作法是三餐正常、該娛樂的時候要娛樂、睡眠要充足,在照顧別人前需先把自己照顧好。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