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番仔火(Hoan-á-hóe)/換日線Crossing
拜中華民國政府行之有年的「僑教政策」所賜,兼之以馬來西亞華人獨中統考(註一)不被大馬政府承認,這樣的「供需關係」,使得台灣的大學校園裡向來不難見到馬來西亞華裔學生的身影(但也有不少華裔學生以外籍生而非「僑生」身份來台)。
馬來西亞人主要由巫裔(馬來人)、華裔、印度裔三大民族組成,近年來已有巫裔和印裔學生來台留學,但為數相當稀少,總體而言,留台生絕大部分都是華裔,長居台灣的其他大馬人亦然。
即使身旁不乏馬來西亞人,國人前往馬來西亞旅遊者亦不在少數,但台灣人並未因此比其他國家更認識馬來西亞,對此,許多在台的大馬人都有第一手經歷,這些經歷往往還夾雜著痛苦甚至憤怒。
台灣人對於馬來西亞的有限認知
面對來自台灣人形形色色的提問或描述,其中充斥許多不了解、誤解,甚至反映某種程度的無知,有些旅台馬來西亞人試圖解釋、溝通、拆解台灣人對馬來西亞的想像或片面的視角。不幸的是,前述努力所收到的效果甚微,有時愈解釋反而誤會愈大,最終演變成雙方罵戰,這類案例在網上俯拾即是。
然而,這不能簡單理解為台灣人缺乏國際觀,有些遊走世界各國、對許多國家文化如數家珍的人都不見得懂馬來西亞,而且連其他東南亞鄰國都未必瞭解這個國家,他們的理解有時還和台灣人相去不遠。
事實是,馬來西亞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國家,外人很難用其他國家的脈絡去瞭解馬來西亞。
而台灣人在認識馬來西亞時出現的種種誤區,基本上出於兩項觀念:「單一文化族裔想像」以及「大中華主義」;前者造成台灣人把馬來西亞理解為馬來人國家,而將華人以及其他民族(如果還知道大馬有其他民族存在的話)認為是「僑居者」,事實上馬來西亞並非馬來人國家,正如新加坡其實也不是華人國家。而這正反映許多台灣人對自己國家的想像,台灣雖不是單一族裔社會,不少人卻有意無意把這裡「想像」成單一族裔,即一個漢人或者華人的國家。
絕大多數人意識到原住民甚至新住民的存在,即使有違事實,但在談論國族想像時,卻透露出一種單一、同化的觀念,就算談到「多元」,所理解的也是「熔爐式」(melting pot)的「多元」,而非多元共(並)存。
▲示意圖,馬來西亞一景。(圖/攝影者John Ragai, Flickr CC License)
這其實多少與台灣的世界觀認知偏向日、韓、美有關。前兩者在族裔文化上較台灣更為單一,而美國雖有許多族裔,但呈現的是「熔爐式」的多元文化。從這樣的視角去理解馬來西亞「社群主義」(communalism)式的多元,自然是不得要領。
第二個問題則使得台灣人把馬來西亞華人視為中國或台灣輻射出去的群體,以「中心-邊陲」的架構看待他們,忽略這些華人的文化土壤已然不同,若說台灣人把東南亞看為一個模糊的他者,在理解東南亞華人時卻欠缺應有的「他者性」眼光。與此相關,許多人在認識馬來西亞或其他東協國家時,常習慣性地先探究當地華人的生存處境,最關心的事莫過於「排華」與否,這背後可能反映的是一種大中華主義以及中心對邊陲的憐憫態度。行筆至此,讀者或許會覺得前面所述有些抽象,以下就讓我們從實例入手,看看國人對馬來西亞常見的幾個認識誤區:
一、「馬來人」、「馬來西亞人」傻傻分不清楚
許多國人常對馬來西亞華人稱呼:「馬來人」、「馬來妹」,當引起對方不悅,且被告知「我是華人」時,還不知自己犯了什麼錯誤。還有人以為這樣的回答顯示當地華人不認同馬來西亞。這裡真正的問題是:誤以為「馬來」為馬來西亞的簡稱。
在英屬馬來亞時期,曾把馬來亞(今稱半島或西馬)分為海峽殖民地、馬來聯邦、馬來屬邦,後兩者的「馬來」指的是這些州屬是馬來人的王國或行政區。
清末民初時中國的若干「南洋遊記」曾將馬來亞稱為馬來,後來在日本佔領時期也有此稱,但這並非在地約定俗成的名稱。「馬來」(Melayu)一詞指的是當地某個主體民族,並不含括這片土地上的其他民族;就地域層面來說,此地在英殖民之前,存在若干大小不一的蘇丹國,並不稱為「馬來」。
1957 年獨立前後,馬來民族主義高漲,政府一度將這個新生國族馬來亞聯合邦稱為「馬來土地聯合邦」(Persekutuan Tanah Melayu)(註二);而左翼的馬來民族主義份子在其獨立建國提案裡也曾考慮將本地所有人民不分民族統稱「馬來人」,但實際上在建國後,「馬來」從來不是國族、國家的簡稱。
另一方面,1963 年新加坡和英屬婆羅洲的沙巴與砂拉越加入形成馬來西亞,「大馬」一名由此而來,這才是馬來西亞的簡稱。況且沙砂二州(即東馬)本非馬來州屬,若簡稱「馬來」根本名不符實,因此我們若把某位東馬的華人、卡達山人、伊班人、達雅人稱為「馬來人」,那會比西馬的情形更加奇怪。
馬來西亞是多元民族國家,除了馬來人、華人還有印度人,通稱「三大民族」,此外還有原住民各族、歐亞人(Eurasian)等,他們都是馬來西亞人,但不都是「馬來人」。簡而言之,馬來是民族,馬來西亞是國族,該國不是單一民族國家,台灣這種單一族裔文化想像的社會很容易混為一談。
二、「你是『華僑』,還是真正的馬來西亞人?」
再一次,典型的單一族裔文化想像和大中華主義作祟。馬來西亞華人多半拒絕中港台人稱他們為華「僑」,「僑」顧名思義是某國僑民,當地華人普遍認為本身的族裔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在地化民族,並不是其他國家的僑民。即使改稱「華人」,許多國人仍然認為華人不是真正的馬來西亞人,而是僑居者,在他們的認知中,真正的馬來西亞人是馬來人,然而這正中某些馬來種族主義者或土權組織人士的下懷,坐實對華人是「外來者」(pendatang)的指控(他們不時主張華人和印度人是外來者,切莫妄求太多權利)。
何以許多大馬華人被叫華「僑」時會如此反感,原因即在於此。
在此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去談,就是大馬華人與其他東南亞鄰國,甚至世界各地的華人其實都存在著某種身份政治上的差異,不能等量齊觀。
馬來亞聯合邦獨立前,三大民族就已不成文地存在,現今執政聯盟「國陣」的前身「聯盟」之主要成員黨派:巫統(代表馬來人)、馬華公會(代表華人)、國大黨(代表印度人)均有參與和英殖民政府的獨立談判。在多數大馬華人的認知裡,該國是三大民族一起建立的,屬於馬來西亞人而非單屬馬來人。
換言之,從建國開始算起,華人就是這個國家的一份子,而非移民或僑居者,這點就與其他國家的華人有明顯不同,若把馬來西亞華人視同於世界各地的華裔移民,並不是恰當的比附。
其他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華人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群體並未參與所在國的建國(印尼華人有參與,但未被政府正視),而且除了幾個東南亞國家以外,多數是在該地國族建立過後才遷移過去,這些人即使住上數代,在政經領域表現傑出甚或位居要職,基本上還是無異於僑居者,否則就只能被同化(如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華人),這和大馬華人身列三大民族的身份迥然有別。
三、「為什麼還稱自己『華人』?你們不認同馬來西亞?」
這種問題多半發自「台派」人士,內在邏輯與前面無異,雖然反大中華主義,但當中某些人對未來新國家的想像還是挺單一的。
首先,他們不知道就客觀層面而言,華人這個身份從英殖民時期至今都是被賦予的,每位馬來西亞人都擁有一個民族身份(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卡達山人、伊班人…),並非出自個人選擇。
因此,當一個大馬華人說他不是馬來人時,主要是表明其族裔身份,當然有些人的反應隱含某種歧視,不願被誤認為馬來人,但這不表示對馬來西亞缺乏認同。另一個常見的相關錯誤是將大馬華人稱為「馬來華人」。在馬來西亞,馬來是民族,華人也是民族,「馬來華人」是很怪異的同位語組合,就像白族苗人、滿族彝人、維吾爾漢人這類組合一樣莫名其妙,除非是在稱呼混血兒或是合稱兩個民族,例如東馬的卡達山–杜順人(Kadazan-Dusun)或華人與卡達山人的混血族群(Sino-Kadazan)。
其次,「台派」將自己的反面中華想像在去脈絡化的情況下直接套用在他國,因此對「華人」的稱呼特別反感(我認為「唐人」是更適合的名稱,這是中國南方移民向來的自稱,而大馬華人幾乎都來自南方各省)。「華」某個層面而言只是「Orang Cina」(本地華族)的翻譯,不必然代表他們認同中國或有大中華情結(雖然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其三,國人大多不清楚大馬並非採取同化政策(雖然終極目標是如此,但國陣政府也清楚這實際上是辦不到的),甚至在小學還實施馬來文、華文、淡米爾文的「多源流教育」。而國家的「公共假期」裡,也有華人新年、印度人的大寶森節(看州屬而定)和屠妖節,至少政府表面上還承認三大民族的多元共存,即使是表面功夫,但很多自詡「多元」的國家都還做不到。是故,在馬來西亞稱「華人」就是不認同、不「融入」當地?顯然這些「台派」視同化等於認同,完全忽視大馬的多元民族結構。
四、「馬來西亞有沒有『排華』?」
有不同族群共存之處,難免會有衝突。
「排華」這個詞基本上帶有華人本位主義,有時甚至反映某種受害者情結,彷彿全世界只有華人被攻擊、被針對。
馬來西亞確實在政策上對華人不公平,但這不能簡單理解為「排華」,嚴格說來,是「馬來主權」、「馬來至上」的意識形態導致的種族主義。執政黨自獨立以來,就把國民分成「土著」(Bumiputera)和「非土著」,前者指馬來人和原住民(兩者不同),後者指華人、印度人等。
前者受政府「新經濟政策」、「固打制」等政策保護,後者則無,而同為「土著」的原住民並未受到與馬來人同等的重視。故此,政府的歧視性政策是針對所有非土著,更精確地說,是針對非馬來人。不只華人被歧視,印度人也是一樣。
至於訴諸暴力的種族衝突,自五一三事件(註三)後並非沒有,但規模不大,而且也不限於華人和馬來人之間,這同樣是種族主義的惡果。
此外,許多人認為大馬「排華」,其中一個主因是將東南亞看成一個模糊的整體,根本分不清楚這些國家有何差異,因此常見把某個國家的事件(例如印尼黑色五月)讀入另一個國家,或把不同國家和華人有關的攻擊事件連結起來,塑造出東南亞排華的大敘事和想像。將種族主義簡化為排華,是典型的華人本位思維,而且忽視其他族群如印裔也同受種族主義之害。
這幾年馬來西亞選舉舞弊事件引起包括台媒在內的各國媒體關注,Youtube 上的一些相關報導影片下方,可看到幾位中港台人留言表示:「馬來西亞華人好可憐」,這就是典型的華人本位理解。試問,馬來西亞選舉舞弊究竟跟當地華人處境有什麼直接關連?難道馬來人、原住民、印度人選民不也受害嗎?這樣的思維,引發國人踏入下面另一個常見的誤區。
五、華人 VS. 馬來人
這是國人在認識馬來西亞常掉入的框架,把所有問題和衝突簡化為華人和馬來人的對立,特別是在觀察當地政治時,常誤以為執政黨和在野黨的抗衡就是馬來人與華人張力的延伸,做出黨同伐異的理解。
不意外的是,有些台灣媒體在報導該國社會脈絡和政治現況時,不時將之簡單操作為華人 VS. 馬來人的二元對立關係。
其實馬來西亞並不只有這兩種民族,似乎少有人知道大馬印裔的存在,而知道原住民的更少,箇中原因或許又是單一文化族裔想像,以為這是馬來人國家;而之所以意識到華人的存在,則是基於某種大中華主義對「海外僑胞」的關注。
事實上,這三個主要民族之間存在衝突和合作的複雜關係。在政治上,執政聯盟「國陣」從一開始就以三大民族成員黨為主體,三者同時存在競合關係,但面對在野黨時是一致對外;而在野黨陣營也沒有所謂「華人政黨」,原先以華人為多數的民主行動黨早就有印裔黨員,近來更陸續有馬來人入黨。
此外,伊斯蘭黨、誠信黨、公正黨還是以馬來人佔大多數的在野政黨。再者,在野黨近年來的政治鬥爭,並不是糾纏於種族問題,而是格局更大的社會議題。若真要用二分架構看事情,也應該是土著 VS. 非土著比較符合客觀事實。
馬來西亞是個不容易理解的國家,但認識這裡的多元和歧異能夠幫助國人開闊自己的視野,以上的簡介或許掛一漏萬,卻是多年來我在觀察國人理解馬來西亞時常踏入的誤區。
希望本文能扮演清道夫的角色,讓大家在認識馬來西亞時可以儘可能避免這些錯誤。
註一:獨中統一考試,簡稱統考,所頒發的證書稱為統一考試證書(英語:Unified Examination Certificate),是馬來西亞獨立中學的特有私立考試,參與的對象為獨立中學的學生。
註二:1957 年成立的國家,英文叫 Federation of Malaya,馬來文為 Persekutuan Tanah Melayu,「馬來土地聯合邦」是中文直譯,意在說明馬來文裡面怎麼呈現這個國名(Tanah = 土地),某個程度來看,執政黨一開始似乎有想藉這個名稱「偷渡」馬來亞是馬來人國家的概念。在馬來西亞文運出版社的〈一個馬來西亞,兩種社會契約?〉一書即是這樣翻譯(馬來土地聯合邦)。
註三:五一三事件,事發於 1969 年 5 月 13 日的馬來西亞,普遍被認為是一場種族衝突事件,死傷者以華人佔絕大多數,但起因眾說紛紜。近來有研究主張這是巫統內部鬥爭所引發的政變,有心人士故意製造種族衝突,以迫使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下台。
關聯閱讀
大馬華人有個「臺灣夢」──新南向政策,別忽視大馬華裔生的熱情
「我是馬來西亞人,需要表什麼態?」──「黃安們」四處流竄,華裔們的內外煎熬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台女遭大馬海關扣留,個案之外的五個旅遊提醒
作者:番仔火(Hoan-á-hóe)/東南洋人記事
一個崇(南)洋的台灣人,現住中壢,不時出沒於車站周圍的東南亞商店和食舖。喜歡穿 batik、吃咖哩、聽印尼歌,青少年時期就在教會接觸到菲律賓人,曾在印尼教會聚會超過半年。2009 年開始來往馬來西亞,眼界被打開,親炙多元文化的景致,深深體會到分歧、差異並不必然代表標籤、分裂。2016 年成為馬來西亞女婿,可說是多年來與這個國家相交的成果與意外收穫。
執行編輯:張媛榆
核稿編輯:郭姿辰
本文轉載自換日線Cro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