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天冷了來有的民眾會以薑母茶或桂圓紅棗茶暖身順便補身,但要小心,補錯含糖飲更傷身。研究顯示,每天只要增加攝取一份360cc的含糖飲料,不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提高83%,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更提高29%。
(圖/資料趙)
2016年十大死因顯示,國人每三位就有兩位(65.5%)死於慢性疾病 ,慢性病的發生除了遺傳因素,與個人飲食、運動等生活型態密切相關,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是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原因。
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和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共同推動「國人主要死因別疾病之可預防因素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計畫總主持人暨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指出,有鑑於國人對含糖飲料攝取頻率的提升,提醒民眾針對含糖熱飲的攝取應注意,高溫時果糖甜度下降,為維持同樣口感恐吃下更多糖;粉裝沖泡式飲品,看似健康但可能含糖量更高等陷阱。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說,攝取含糖熱飲應注意,高溫時果糖甜度下降,為維持同樣口感恐吃下更多糖。(圖/記者楊晴雯攝)
邱弘毅說明,由於果糖於水溶液中主要以三種結構式存在,而這三種異構體的甜度各不相同,隨著不同的溫度異構體間於液中的比例也隨之改變。常溫時果糖液的甜度最高可達蔗糖的1.7倍多,但40℃以上時,果糖液甜度反而會低於蔗糖。果糖雖然1C.C.熱量3卡,相較蔗糖4卡熱量為低,但為了維持相同口感,熱飲相較冷飲要加更多的果糖才能維持同樣甜度,恐會多喝下5至10克的糖,因此若平常喝冰飲習慣加果糖球的民眾,改喝熱飲應盡量改選用砂糖包,以避免攝取過多的糖份。
邱弘毅指出,許多民眾求方便,常以薑母茶、桂圓紅棗茶或黑糖塊等可用熱水沖泡的粉劑或濃縮塊。部分補氣養身的食材自己在家煮,可保有食材的甜味,但經過加工後需要加更多糖以保持口感,以市售黑糖老薑茶粉為例,一包20克含糖16.6克,含糖量相當83%,桂圓紅棗茶粉含糖量更高達91%,遠高出熱可可的64%含糖量,若是每天泡一杯桂圓紅棗茶,相較每天泡等量一包28克的熱可可粉,一個月就多吃下45顆的方糖,不可不慎。
邱弘毅提醒,依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的糖攝取量,為每日攝取總熱量的5%以下,約為25公克(6茶匙),若是BMI超過24的過重或肥胖者,更下修糖分攝取量減量為18.75公克。因此,建議民眾冬日飲品可採取「自煮、減量、微糖」的原則,即盡量自己準備不外買、多喝水不喝飲料、若要喝也盡量降低糖份的攝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