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英婷/台北報導
立法院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威權象徵必須移除或改名,教育部長潘文忠日前指出,學校屬於公共場所,因此適用《促轉》,教育部將進行適法性研議,引發各界對「中正」學校、「中正」路改名疑慮。民進黨立委吳思瑤今(11)質詢表示,改名跟更名等象徵性符號的表象改變,太支微末節,因此提醒潘文忠,「話術」應該改變一下,應該強調這是一個對話的過程,是落實人權教育的最好機會。
▲ 綠委吳思瑤提醒教育部長潘文忠,對於《促轉》須強調是對話過程。(圖/截取立院轉播系統)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邀請教育部長潘文忠、文化部長鄭麗君、故宮院長林正儀討論《促轉條例》通過後因應政策。對於潘文忠日前說詞引起喧然大波,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質詢表示,轉型正義縱使帶有政治爭議,有反對者帶著有色眼鏡把它妖魔化、污名化、過度解釋為政治鬥爭與清算,但是我們必須「正視」,教育及文化應是最中性的政策工具。
吳思瑤特地提醒潘文忠,轉型正義不是只有改名及更名等象徵性符號的表象除垢而已,「我不相信把中正大學改為正義大學,轉型正義就落實了;我更不認為把所有中正路改為民主路,一夕之間的改名就能得到心靈的除垢。」因此,她提醒潘文忠,「話術」應該改變一下,不能再聚焦路名和校名的更改,應該強調這是一個對話的過程。教育部宣示依法且開放讓各校討論,必須清楚告訴所有教育單位,這是一個對話過程,請以此謹記與慎思。
對此,潘文忠回應,《促轉條例》通過後,教育部的立場始終如一,以教育的方式,透過民主機制,落實對話和人權教育。依法做適切研商,這樣對話機制,才能更深化學生對民主和人權有更深刻的體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