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台約60萬人心房顫動 中風機率增5倍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王女士,約62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心房顫動,因屬中風高風險族群而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但因身體瘀青造成生活不便,即使在服用抗凝血藥物仍然發生多次中風,在與病患討論與分析微創左心耳封堵手術後,醫療團隊便為她安排手術,術後結果十分成功且無併發症發生,患者也免於再次中風的恐懼。

焦慮,難過,沮喪,憂鬱,傷心,擔心,壓力(圖/記者楊晴雯攝)

(示意圖/記者楊晴雯攝)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蔡佳醍表示,心房顫動是老化疾病,是中風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罹患此疾的患者,中風的機率達常人的五倍以上。據統計,全台心房顫動盛行率約2.5%,約有60萬人存在中風風險;值得注意的是,75歲以上長者,大約有1成罹患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患者傳統上需使用抗凝血藥物減少血塊形成及降低中風機率,但其帶來的出血問題也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往往造成臨床醫師處方上的困難。

因心房顫動產生的心內血塊,約有90%的血塊都形成於大小如一隻手指的左心耳位置,血塊若掉落跟隨血液流入腦中,將阻塞腦血管導致腦中風,故利用心導管手術把左心耳封阻起來,便能降低心房顫動引起中風的風險。

使用抗凝血藥物雖然可降低心房顫動患者形成血塊及中風的機率,但約有三分之一的病友因為肝腎功能不佳、年老及過去出血病史的原因,並不適合長期使用此類藥物,或是服用抗凝血藥物仍中風的心房顫動病友,上類病人便可與醫師討論及評估,是否考慮施行微創左心耳封堵心導管手術。

台大醫院於2013年8月自國外引進左心耳封堵這項心導管技術,手術約1小時,於患者大腿內側的股靜脈伸入導管,以X光透視與超音波作為導引,進行心房間隔穿刺術,把封堵器從右心房送至左心房,進一步將封堵器植入左心耳,封堵器儼如一把降落傘堵塞左心耳入口,降落傘張開後會與心臟肌肉相連,宛如一自然屏障,避免血液停留阻滯於左心耳而產生血塊。

蔡佳醍提醒,心房顫動高危險群如年紀大、心臟衰竭、瓣膜功能不佳、三高慢性病、有冠狀動脈阻塞等人,建議民眾65歲以上每半年接受一次心電圖檢查。

台大醫院於2013年8月自國外引進左心耳封堵這項心導管技術,並建立台大醫療體系左心耳封堵手術團隊。(圖/台大醫院提供)

▲台大醫院於2013年8月自國外引進左心耳封堵這項心導管技術,並建立台大醫療體系左心耳封堵手術團隊。(圖/台大醫院提供)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2017重大事件有哪些?》
☑ 快來票選你的年度熱門新聞​
☑ 投越多次中獎機率越高唷!
➤ 10萬元大獎送給你 ➤➤ 
https://goo.gl/x58fvW

☑ 給你更多第一手即時新聞報導
☑ 按讚追蹤【三立新聞】粉絲團
https://goo.gl/8vPJEJ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薄瓜瓜成台灣女婿 新竹南園客棧宴客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