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據傳鳥蛋吃太多膽固醇容易爆表,甚至還有人納悶鵪鶉蛋的蛋黃怎麼可能總是立在正中間,質疑那是「假鳥蛋」。對此,近日就有專家打臉這些謠言,指出台灣每年的鵪鶉蛋有近7億顆的產量,生產完全過剩,且1顆假鳥蛋要價2元,真鳥蛋則是7、8角,就成本而言不太可能選擇假鳥蛋;另外,有研究證實相同重量的鳥蛋與雞蛋,其膽固醇含量相同,因此沒有膽固醇超標的疑慮。
據《食力》描述,中華民國鵪鶉協會創辦人兼羽禾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清涼表示,鵪鶉本來是觀賞用鳥,後來發現鵪鶉的蛋有食用上的經濟價值,於是便開始普遍販售、食用,目前台灣每年均有7億顆的產量,其中僅出口2億顆,剩下的全進了台灣人的肚子裡。
▲夜市常見的煎鳥蛋。(圖/翻攝自爆廢公社臉書)
林清涼指出,除了坊間常見的煎鳥蛋之外,大部分的鳥蛋都以水煮的方式售出,批發至市場、火鍋店或是業者自行加工成滷蛋、鐵蛋。在初級加工廠內,1小時便能處理近8萬顆鳥蛋,1天下來的產值相當驚人。
對於「蛋黃立在中間的是假蛋」、「膽固醇過高」等傳言,林清涼解釋說,鳥蛋在加工過程中,有一道程序叫做「加熱導正」,因此每顆水煮鳥蛋的蛋黃才會立在正中間。至於假蛋疑慮,林直言,生產1顆假蛋是真蛋的2倍價格,根本不合乎生產成本,且真蛋生產過剩,用都用不完了為何還要製造假蛋?
另外,據《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於2003年刊登的研究報告顯示,相同重量的鵪鶉蛋與雞蛋其膽固醇含量相當,也就是說一次吃下4、5顆的鳥蛋,等於只吃進1顆雞蛋的膽固醇,所以並沒有超標的疑慮。(整理:實習編輯彭孟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