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庭、潘建樺/台北報導
台灣在過去4年,超徵稅收將近5千億元,就有民眾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希望財政部可以修法,只要當年度總稅收超收,就應該公平還給人民。不過財政部回應,近年來超徵稅收都是用在過去舉債的償還,目前沒有這項規劃。
▲每逢5月國稅局總是擠滿報稅民眾。
每年5月1日報稅季節起跑,各地國稅局總是大排長龍,但你有想過,你繳出去的稅,可能多了嗎?
有網友在公共政策平台提案,累積5306人附議,建議財政部修法,只要當年度稅收超徵,應該將超出金額除以納稅人人數,公平還給人民,或是抵扣下一年度的納稅款項,因為根據財政部統計,2014到2017年,超徵稅收就高達5000多億元。
▲網友在公共政策平台提案,稅收超徵應還給人民。
民眾:「如果全部私吞的話,我覺得是有點太過份了,(可以用在)長照、公共產業」、「我覺得要還啊,對納稅人而言稅算滿重的」、「我是覺得真的沒有辦法還的話,或是稅收沒有辦法還的話,至少要用在好的地方」。
▲民眾表示盈餘稅收應該用在對的地方。
還稅於民,其實在其他國家就有先例,像是南韓在2008年時,曾經發放總額100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3100億元,退稅款和補貼金幫助民眾、企業度過高油價衝擊;而新加坡政府也曾在財政盈餘年度的隔年提撥18億星幣給人民大紅包。
▲南韓及新加坡也有盈餘稅收例子。
財政部國庫署官員:「預算執行的結果,有超徵有短徵,就是不會有一年是一樣多的,(超徵)都用在我們減少債務舉債。」國庫每年豐碩進帳,但財政部解釋,超徵稅收都是用在過去舉債償還,人民想要有這項小確幸恐怕還有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