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必讀!大腸癌奪秀場天王命 血便、大便型態變要注意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秀場天王豬哥亮因大腸癌病逝,讓此疾受到國人關注。在所有癌症當中,大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分別位居亞軍、季軍,專家提醒,低纖維、愛吃紅肉、缺乏運動是引發大腸癌上身的因素;當發現解血便或大便型態改變時,通常都太遲了;遠離腸癌除了改變生活習慣外,定期篩檢十分重要,它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越早期發現越好。

豬哥亮。(圖/翻攝自臉書)

▲已故藝人豬哥亮。(圖/翻攝自臉書)

在台灣地區,大腸癌發生、死亡人數,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及第3位。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統計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從84年的4,217人,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22.9人,95年發生人數首次超越肝癌,成為我國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發生人數已超過15,000人,104年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43.0人,標準化發生率上升87.8%。而死亡人數從84年的2,469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3.3人,105年已增至5,722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4.6人,標準化死亡率上升9.8%。

台北市衛生局指出,都會市民外食比例愈來愈多,且飲食習慣偏向高脂肪、低纖維及多紅肉,加上缺乏運動,導致大腸癌發生人數不斷增加。大腸癌在早期無明顯症狀,當有解血便或大便型態改變等異常現象發生時,常為時已晚。

大腸癌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國健署說明,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因此,如能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據歐美國家經驗,每1至2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

國健署指出,國人飲食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是大腸癌發生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轄下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已宣布將加工肉品列為一級致癌物(充分證據顯示對人類致癌),並指出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呼籲民眾避免吃加工肉和少吃紅肉。

別輕忽定期篩檢的重要。國健署強調,為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除要多攝食蔬果等高纖維飲食與規律運動外,50至74歲民眾每2年至少應有1次糞便潛血檢驗(IFOBT),以早期發現大腸癌病變,以早期診治。

國健署解釋,糞便潛血檢查是檢查糞便中是否有血,目前糞便潛血檢查是用免疫法,不需飲食限制,因此相當簡單方便,但糞便潛血檢查並非百分之百,所以當有任何異狀時,仍應找專科醫師做必要檢查。如果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時,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其好處是檢查過程如有發現病兆或瘜肉時,可以直接取樣做切片或是將它切除。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