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從訊息到意義、從閱讀到素養!在閱讀中向未知前進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圖、文/《未來Family》/王惠英

2015年,成立60年的國際閱讀協會(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IRA)更名為國際素養協會(International Literacy Association, ILA),主張閱讀力應升級為素養力,同時將素養定義為在各種情境與跨領域下,能使用視覺、聽覺、數位媒材來辨識、了解、詮釋、創造、計算及溝通的能力。

要有將知識變成力量的能力

但到底什麼是閱讀?一篇文章、數據或圖表的解讀,可以稱為閱讀嗎?「閱讀是一種看得到的行為,但不代表真正閱讀的內涵,」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指出,以前看孩子有沒有閱讀,就是看他有沒有把書拿起來;現在談閱讀不只是閱讀,而是閱讀的歷程,也就是加進「時間」的條件,看孩子把書拿起來和放下來的過程中,他的頭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有沒有發生理解或學習而形成認知的改變?

「世界地圖並不是世界本身,就像有知識不代表有條件和能力去對應我們看到的事情。」去年全台共跑了192場素養教學工作坊的黃國珍,開頭分享的第一個觀念就是「在20世紀的教育,知識就是力量;但在21世紀的教育,透過手機就能快速取得知識,面對未來需要的是將知識變成力量的能力。」

黃國珍侃侃談到,每個人對世界的理解,是由片段訊息所構成的,通常是由過去的知識和經驗來進行「腦補」;也就是說,「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是由我們的頭腦建構出來的」,而閱讀的目的就是為了了解這個世界。

不是閱讀文字,而是處理訊息

以前閱讀教育的焦點都放在文本上,其實劃錯重點;真正的關鍵在於「讀者」。「讀者」如何進行閱讀理解、是否擁有閱讀素養,決定他在文本中讀出什麼內涵,看見怎樣的世界?

黃國珍說,一篇文章被讀出什麼,並不是文章本身,而是讀者讀出來的結果,「以前每篇文章都有固定的主旨,但不一定是正確的,例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鍊》,主旨是不要像主角一樣愛慕虛榮,就變成了道德勸說文。」

「從甲骨到平板,閱讀從未消失,而理解更為重要,」黃國珍強調,閱讀不是閱讀文字,而是處理訊息。文字其實代表訊息,孩子要能解讀文字、圖表、數據,變成一個跨科域的重要核心。

教孩子有理解和問問題的能力

這個世界充滿未知,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事,是我不知道。」黃國珍認為擁有「問題意識」很重要,因為問題是打開世界的鑰匙,而答案就在問題裡。從未知到已知、有問題到有答案是探究思考的過程,素養教育就是讓孩子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為終身的學習者。

「有理解和問問題的能力很重要,」黃國珍指出,不管在人生或社會議題上,都要有理解的能力(不是主觀解讀,否則可能帶著偏見),才能往前走一步;問問題,則是回過頭來檢核,思考自己到底面對什麼?

「對我而言,閱讀不單單是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而是閱讀生活、理解世界,」黃國珍坦言,自己在閱讀上的最大學習,是能夠成為一個「發現和願意接受自己可能是錯誤」的人。

◎品學堂:跨科閱讀課程教素養

目前品學堂大力推動以閱讀素養為核心的跨科閱讀課程,為期18週、每週2小時,每篇文本都包含閱讀素養中「擷取訊息」、「統整解釋」、「省思評鑑」三個理解層次的核心能力練習,而且內容涵蓋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人文藝術等三個學科範疇,以不同主題與文本形式來落實閱讀素養。

例如,〈慈善的殖民主義〉即是課程當中一篇社會科學主題的文本。股神巴菲特將他9成以上的財產捐出去的第二年,他的兒子寫了〈慈善的殖民主義〉,投稿到《紐約時報》。文中披露,他發現慈善機構的問題頗多,包括捐錢了事的心態和現象、問題的製造者就是慈善事業的投資者、慈善成為一種少數富人把持的工具等等。

黃國珍分析,這篇文章從頭到尾沒有看不懂的生字,整理出各段落的大意後,接著要帶孩子討論什麼?從文本中擷取訊息、統整解釋到最後的省思評鑑,跟著作者發掘問題、釐清問題的過程,發現慈善機構背離了「人道關懷」的本質,進步不是物質條件,而是生命受到照顧,那麼社會進步和人道關懷的關係又是什麼?台灣是一個社會進步的環境嗎?為什麼?(文/王惠英)

◎靜宜大學:閱讀與書寫,為大學學習培力

靜宜大學大一國文不是傳統的古文觀止、國學常識,取而代之的是「閱讀與書寫」課程,幫助學生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以面對大學專業領域各種繁雜知識,並加強將專業知能融入故事力。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陳明柔,也是靜宜閱讀書寫研發創意中心主任指出,許多學生在進大學前,作文就是和考試分數畫上等號,只會寫考試作文,卻無法在進大學後轉化、應用成為表達敘事能力。再往源頭探,從閱讀就出了問題;因為過往訓練只為了填寫答案,沒有考卷後,學生無法自行篩選判別訊息,也欠缺梳理文章資訊脈絡的能力。

因此,閱讀與書寫的課程,以戰爭流離、親情家庭等各種主題議題和學生緊扣,由老師帶領學生深度閱讀,進入文學作品中的生命經驗,也勾起學生的生活故事經驗。陳明柔強調:「一旦學生對文本有感,覺得不再與自己無關,無論文言或白話,都能讀得津津有味。」

再進階的課程,就是讓學生實地深入社區、文化地景,以自身所學跨系進行文學創作及議題提案,培養多元敘事及解決問題能力。陳明柔強調:「從大一開始,課程比較像是補救,但閱讀是學習知識的基礎能力,如果能愈小開始奠基,對於往後的學習會有相當大的幫助。」(文/陳培思)

◎視角媒體教育工作坊:從實作培養媒體素養力

隨著網路時代資訊量大增,讀者必須具備媒體識讀,能認識和解讀媒體的訊息。然而,媒體素養不一定有資源配套可以教,端看個別老師和民間團體開設各種相關課程。

媒體素養課程經常從實作出發,讓學生了解媒體產製新聞過程,包含新聞如何取捨、判斷以及選擇切入角度,如何篩選組合訊息。高雄新莊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老師呂昱達,利用暑假期間開辦「視角」媒體識讀教育工作坊,帶領學生培養「媒體識讀」能力。

先從理論帶入,實際評析新聞。工作坊課程中,學生必須閱讀各大報同一則新聞,撰寫評析報告,比較不同媒體對同一則新聞報導是否有差別,報導中有哪些不符合新聞專業與倫理,需要修正。

進一步找出一則不盡完美的新聞,試著重新撰稿、蒐集素材,透過改作新聞,實際拍攝,加深體驗。另外會藉由第一線新聞工作者經驗分享,了解媒體在執行工作時的流程、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從更多面向了解新聞產製會遇到的問題。(文/陳培思)

◎竹東高中:閱讀理解特快車

國立竹東高中開設了「閱讀理解特快車」課程,預計將成為未來高一的校訂必修。課程中選用文本分為科普、社會、藝術人文三大領域。

授課老師詹敏佳指出,科學從現象出發,有明確的科學事實可以依循判斷,也多結合訊息和圖文解釋,比起涉及情意面較深的社會議題和人文藝術領域,科普閱讀較好掌握,因此以文字量較少的科普文本做為起點,帶領學生學會擷取訊息,發展統整比較及思考提問的能力。

再逐步增長文本篇幅,並進入需要反思的社會和人文領域,期末則希望學生能以短劇或肥皂箱演講,呈現自己想法觀點。

素養教學原則1:屬情境脈絡化的學習

課程內容盡量貼近學生生活,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學期第一堂課,就是閱讀一則平面燕麥廣告,其中包含商品圖片,以及幾句文字訴求。由老師提問,讓學生分組討論各種答案(見下圖)。

接著再給予同樣的燕麥廣告其他文本,要學生練習找到相異或相同點,進一步釐清其中脈絡、因果關係,並找找看其中是否有標題與內文無相關的謬誤存在。

素養教學原則2:學生要發展出學習方法及策略

接下來的課堂,是閱讀一篇玉米與基改短文。一段約200字的短文,加上7項論述支持和反對基改的表格,讓各組分點討論每個項目到底在比較什麼;也讓學生練習,閱讀時不要圖表歸圖表、文字歸文字,而要能把兩者結合串聯起來。課程中,老師利用「切刀」的方式,讓學生練習利用每一個句號,掌握句子主旨,再進一步抓到段落的重點,整合出作者想要表達什麼。

素養教學原則3: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

每堂課都是以小組討論方式進行,每個人都會上台發表。授課老師蔡智惠指出:「可以看到學生愈來愈樂於討論,享受課程。」剛開始先請學生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訓練學生發言的膽量。

漸漸的,學生可以在發言時大方補充自己的看法,甚至勇敢陳述自己的想法,不盲目跟隨別人意見。

例如,在討論深澳電廠興建與否的議題時,一位學生表示,他無法現在做出抉擇,「我本來覺得環境保護很重要,應該反對,但現在覺得民生用電也很重要,無法做出抉擇,這很像問我『爸爸和兒子掉到水裡時要先救誰』一樣。」(文/陳培思)

◎衛道中學、曉明女中:品Ted跨界學—VS接軌未來

閱讀理解能力也包含了表達。衛道中學和曉明女中跨校開設「品Ted跨界學—VS接軌未來」課程,帶領學生學會「表達」。透過介紹討論的各項議題,不僅讓學生了解台中地區的「前世今生」、產業發展、風土民情,並從中學習如何清晰、簡易「表達」一件事情。

素養教學原則1:學生要發展出學習方法及策略

授課老師彭大慶指出,課程中包含分組、踏查、講座,期末有最終成果簡報。而跨校開課,是希望透過異質性,讓學生能有更多元的視野,激盪出更多火花。

課程著重讓學生建立邏輯思考歷程,清晰闡述自身的想法,並讓學生知道「想要說什麼?怎麼說?」才是表達的核心力量,而不只是忙著做精美的簡報檔案。焦點討論法(Objective,  Reflective, Interpretive, Decisional ,ORID)是好用的一種技巧。

素養教學原則2.屬情境脈絡化的學習

課程也融入了「台中學」,如學生自行選取台中景點做一首地景詩,讓其他人猜猜看是哪裡。彭大慶說明:「練習如何在詩裡擺入景點的重點特色,讓其他人一聽就知道在說哪裡,還要找到賣點說得吸引人、讓人有印象。」

彭大慶指出,如果不曾接觸,對各種現象、事物無感,根本不會想進一步了解,更別說思考了。因此,課程也安排了踏察,從台中火車站開始闖關、猜謎遊戲,讓學生實地感受與了解史、地變遷。其中包括到東協廣場探訪異國食物,有學生因而開始關懷移工生活,也提出了自己的感觸:「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是我們對待移工卻看不到美麗。」

隨著課程進展,學生漸漸願意思考問題,主動了解,老師也不斷刪減課程內容,放慢步調。彭大慶指出:「如果沒有足夠時間,孩子的思考會變得侷促、不完整。當學習主動權回到孩子身上,就不需要再硬塞入很多知識量了。」(文/陳培思)

焦點討論法引導思考

彭大慶老師指出,上課方式採取分組焦點討論(ORID),整學期的課程中,會一直不斷讓學生反覆熟練這種邏輯思考方式。

例如學期剛開始,藉由衛生棉廣告,帶領學生探討兩性議題。

Objective:先看懂基本資料,請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在這則廣告裡看到了些什麼?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麼?回憶廣告裡的內容。

Reflective:開始反思,看到這些內容有什麼感覺?抽出學生描述自己看廣告的感受,也讓彼此了解,不同人對於同一件事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Interpretive:試著詮釋問題,這個階段是去思考「為什麼?」不同性別觀看同一則廣告時,為何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了解大家是用哪些不同的角度詮釋問題。

Decisional:產出自己的觀點  最後的部分是表達自己的想法。藉由播放TED女性主義的相關演說,讓學生觀摩別人如何展現自己的觀點,並透過簡潔有力的陳述吸引其他人聆聽。

【#直播中LIVE】Team Taiwan 12強棒球英雄 台灣尚勇大遊行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12強台灣英雄凱旋歸國 Team Taiwan大遊行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