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德榮
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
今(10日)晨紅外線雲圖顯示,「瑪莉亞」颱風眼依舊清淅,強度雖微幅減弱,仍被估計為「強烈」,雖已進入海洋熱含量(OHC)略降的海域,但環境垂直風切小有利其維持強度,緩慢減弱;昨(9)日15:58(微波頻道雲圖仍可見「雙眼牆」結構(左圖),亦減緩「瑪莉亞」減弱的速度;故其通過台灣附近時,仍將維持較強的強度(「強颱下限」或「中颱上限」)。
最新(10日5時)中央氣象局「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瑪莉亞」持續向西北西進行,今(10日)晚至明(11日)上午,以平均大約30公里的時速,快速通過台灣附近,影響時間不長。但其強風的破壞力,得視其與台灣的相對距離而定:如果從東北部登陸(接近紅框南緣),「颱風眼」將帶來破壞性的強風,北台灣風大雨大;如果貼著北海岸穿過基隆、彭佳嶼之間,就是所謂「西北颱」,北部受影響較嚴重,馬祖隨後也有較大風雨;這兩種路徑中部地區及南部山區也有一些影響;如果中心從通彭佳嶼北方海面(接近紅框北緣)通過,則影響相對減小許多,但因颱風強度較強,北台灣在其暴風圈通過時,仍應防強風豪雨。由於「潛勢預測圖」顯示的「不確定性」(紅框),使得以上三種可能性都存在,應繼續觀察最新預報資料。由於「瑪莉亞」移速快,侵襲時間短,所以氣象局預估的雨量,比起類似強度、路徑的颱風少很多。明下午登陸福建,台灣本島將逐步脫離其影響;明晚馬祖、金門也可望脫離。
昨(9日)日受到颱風外圍的「沉降作用」,各地萬里無雲,午後岀現「極端高溫」:台北(石牌) 37.8度、桃園(大園)37.4度、花蓮(富源)36.8度;紫外線極強,近午大多為危險級、少數過量級(右圖)。最新(9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10)日東北部、北部水氣逐漸增多,轉為有間歇陣雨的天氣。今晚至明(11日)上午「瑪莉亞」的距離最近、影響最大;但各地遭受風雨的程度,會因不同路徑、而有不同結果。明下午颱風逐步遠離本島,天氣漸趨穩定。週四至週日(12至15日)天氣為晴朗高溫,午後有局部性雷陣雨;南方海面水氣多,南部、東南部偶有短暫陣雨。
自6月29日「巴比侖」起,相繼7月4日有「瑪莉亞」,「一週一颱」生成;各國模式模擬,下週菲律賓東方海面又有熱帶擾動發展,顯示今年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季」早已揭開序幕,進入活躍期。
▲左圖:昨(9)日15:58微波頻道雲圖(上圖),可見「雙眼牆」結構(下圖為同一時間紅外線雲圖,則無法顯現),將減緩「瑪莉亞」減弱的速度;故其通過台灣附近時,仍將維持較強的強度。(圖擷自RAMMB)
右圖:昨(9日)日受到颱風外圍的沉降作用,萬里無雲;紫外線極強,近午各地大多為危險級、少數為過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