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一名上班族張先生平日在辦公桌前久坐辦公又不愛喝水,曾經發生輸尿管結石,處理後並未追蹤,日前因為腰痛且發現血尿而到醫院看診,檢查後發現張先生不但輸尿管有一顆直徑兩公分大的結石,且可能因為忍太久未就醫,腎臟嚴重的積水,腎功能也變差,經進行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目前仍持續追蹤中。
▲圖/翻攝自PIXABAY
阮綜合醫院泌尿科陳育典醫師在《阮綜合院刊》發表文章指出,泌尿道結石的高風險群除了像張先生沒有養成喝水習慣或是喝水過少的人,其他如流汗多、工作上環境溫度高、需久坐或是長期臥病在床的人都容易引發,還有解尿功能不好的人,如攝護腺肥大、膀胱脫垂、糖尿病引起膀胱病變或是脊椎受傷導致解尿功能異常的人都容易罹患結石。
另,陳育典也說,位處亞熱帶的南台灣,相較於北台灣的平均氣溫偏高,而中南部的勞工和農民又多,大部份在沒有空調的環境底下工作,不但排汗量多且常來不及補充水分,以致尿液的濃度過高,當尿液中的離子過度飽和,會在泌尿系統中產生晶體,晶體隨著時間的累積愈來愈大,即成為泌尿道結石。
泌尿道結石依照結石所在部位不同,會出現不同症狀。腎臟內結石不一定會引發症狀,但會因為反覆感染而導致腰部疼痛,相較之下結石若出現在輸尿管,則會出現明顯劇烈疼痛,甚而伴隨產生血尿。
陳育典進一步說明,結石在膀胱則可能會有解尿方面的症狀,如解尿時覺得有阻礙、斷斷續續,尿一下突然停止、過陣子又可以繼續尿,或是小便速度變慢。若是尿道結石則會完全尿不出來,或是小便滴滴答答,尿道感覺疼痛,摸到可能還有異物感。
醫師通常會依據結石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如果是腎臟結石,可以考慮體外震波,或是做經皮腎造口手術,透過腎臟鏡進入腎臟將腎臟內石頭打碎,再從造口取出來。若是輸尿管結石也可以考慮體外震波、輸尿管鏡碎石手術,安全性都很高。
但若是膀胱結石,無法做體外震波,只能做膀胱鏡碎石手術,尿道結石使用內視鏡從尿道口進入將石頭夾出來。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有些人不適合體外震波,如有出血傾向,或是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患者要先停藥,本身具有主動脈或是心血管異常者、孕婦等都不適合,必須考慮改用手術方式,如尿道鏡、輸尿管鏡碎石等等。
陳育典說,要避免結石發生,水份攝取最重要。有些人以為多喝啤酒可以將泌尿道結石沖出體外,事實上多喝啤水的道理跟多喝水一樣,只是增加排尿量以利石頭排出。反而是啤酒屬於小麥製品,含有草酸成分,攝取過多容易引發草酸結石,造成了反效果,不如喝水來得更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