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里眼
今天看到一起共諜案的新聞,有關中國暨南大學台灣校友會秘書長傅文齊、執行長李宛平幫中國的學校招生,但實際卻趁機接近台灣民代或軍士官,給中共情報人員吸收的機會,像是花蓮縣長傅崐萁跟已故的前立委劉文雄都在「被接近」的名單當中(他們並未涉及共諜案)。就看到中共這幾年認為「買台灣比打台灣便宜」,所以大量給出優惠措施,像是就學、就業都大開方便之門,赴陸創業台灣青年比例有增高趨勢,但詳查成功個案寥寥無幾,僅佔整體3~5% ,且台青大多前往大陸內陸3、4線非主流城市發展,筆者就其所見發現台青赴陸並非有利可圖,提供三點予國內青年參考:
▲鄭州大學宣稱要收20名台生,來148人報名(圖/翻攝自鄭州大學官網)
中共給予台青優惠措施以及台民同等待遇,在策略和具體作法上,與一般國家推動經濟文化交流不盡相同,且分析相關措施內容,常隱藏中共政治思維、地方潛規則,恐制約在大陸台灣民眾自由發展,甚至使部分惠台措施呈現口惠而實不至問題。
二、中央有政策、地方有對策
以對台31項措施及各地方省市施行細則為例,事涉多個部門,台辦系統並非主管機關,且涉及中共黨、政、軍、群等各部門具體權限與部門利益,未來政策執行時各部門能否有效協調、貫徹仍有待觀察;另大陸長期以來,常出現「中央有政策、地方有對策」,尤其各地方省市機構多評認涉臺事務過於敏感,且涉及地方與企業利益競爭,以致政策實施效果不如預期。
三、只給頭期款,後續未必跟上
就如同部分非洲國家,為了大陸的經濟援助跟台灣斷交,但卻只拿到少少的頭期款,後悔都來不及,還不如台灣長期給予技術跟人力的援助。所謂惠台政策亦然,這些政策要持續幾年?補助拿多久?若是兩岸統一後,還會有嗎?等到未來想回台灣了,人脈跟相關經驗用的上嗎?這些狀況都值得想西進的台灣青年好好思考!
《作者簡介》千里眼,基隆出生,現就讀國防大學法研所,希望能對時事結合政策提出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