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綺芮
民主絕對是台灣最美的一幅風景,也是給政黨最慘烈教訓的一堂課。1124那天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看著在各處投開票所久候,卻依舊安靜,謹守秩序的人們默默感動。這就是民主可愛、可貴之處,對於本次投票的所有不便,儘管多有抱怨,但更多的是排上兩個小時,也要堅持投下手中一票,行使神聖的投票權。台灣從威權轉型,人民確實因此更為深刻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民主與投票權。如能以這樣的角度來看,不管結果是否是我們所期待,這次的選舉與公投,就是台灣人民意志的彰顯,台灣人用行動主張自身的權利,實踐民主,這就是我們應該持續努力守護的價值。
▲ 作者指出執政黨雖面臨敗選,但是仍有持續修正的空間(圖/資料照)
選舉與公投的結果,無疑是給執政黨一記相當嚴格的當頭棒喝,也重挫許多主張進步價值的人。但台灣的各政黨與社會,仍然可從本次經驗,學到許多寶貴的提醒。
首先是民意的對立性,這次選舉結果整體呈現的,不一定是國民黨大勝或是大獲支持,但選民要全面教訓民進黨的態勢非常顯著。也就是我因為不滿民進黨的施政,要給予教訓,所以我透過將票投給對立的政黨,藉此表達我的否定。這樣的選擇,並非建立在另一政黨候選人的政見優劣或是個人能力特質之上,因此曾被批評為草包連線,缺乏政策論述的國民黨候選人,舉凡宜蘭、台中、高雄,都獲得壓倒性的勝利。我們的選民缺乏耐心,每一個政黨的中央執政蜜月期,此後都將大幅度的受到壓縮,在短期內倘若沒有得到認同,下一次的選舉,同樣的賭爛、教訓性投票就會發生在另一個政黨身上。在這樣的基礎上,不管是哪一個政黨執政,所面臨的治理只會更加艱困,要推動改革或是前瞻、進步型的法案,都會受到極為強烈的阻力,而這對台灣整體社會的前進與發展,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選民缺乏耐心,政黨必須負起做大責任。民進黨所主張的改革並沒有錯,年金改革、轉型正義、非核家園、性別平權都是過去獲得高度肯認與支持的,但是如何把對的事情做對,做好,顯然是更為重要的課題。執政黨在推動這些改革的方法與路徑上,是否做好足夠的論述與溝通,甚至是教育我們的民眾,為什麼這些改革必須做,我們要怎麼做,我們會怎樣將陣痛與傷口降到最小。相對的,當無法實現選前所承諾的平權與勞權價值時,是否花了足夠的時間,向過去的支持者說明,執政的難處,在理想與現實中,必須取得平衡,尋求諒解。對話與溝通的缺乏,也轉化為這次執政黨所標舉的價值與議題,在這次公投議題,連同選情遭受全面潰敗。
此外,強化民眾的認知,也相當重要。這次選舉中,特別是高雄,我們清楚的看到極權體制,透過操作網際網路,正在腐蝕台灣民主根基。假訊息的漫天散播,利用網軍創造高點閱率與搜尋,再加以轉貼散佈,製造人氣熱度,打造救世主,深化韓流現象的傳播強度,以及寸草不生的網路出兵霸凌。對於這些新興,但層出不窮危害台灣民主的現象,政黨也有責任,要提出反制與因應對策,更要教育我們的民眾,如何可更有效率的加以辨識,深化民主內涵的素養,讓台灣每一個公民,都要能理性而自主的透過資訊收集,做出正確的判斷。如此我們也才有辦法,強而有力的對抗那些排山倒海而來的各種滲透手段,以及想要利用台灣民主,反民主的勢力。
教訓民進黨沒有錯,但本次選舉結果,對國際釋放的訊息,值得台灣社會警惕與深思。當這次選舉被解讀為保守勢力的反撲與親中路線的選擇,傷害的正是台灣主體性與國家安全。當高雄、台中、南投新任市長當選第一件事,就是急切表態九二共識時,台灣好不容易從一中原則枷鎖中奮力掙脫的努力,彷彿轉眼成空,接下來得面對的就是地方透過九二共識連線包圍中央,《紐約時報》即認為,中國會加強與國民黨籍縣市長對話交流,進一步孤立蔡政府,增加中國對台灣政壇的影響力。雖說本次選舉是攸關民生的地方性選舉,但台灣社會揮之不去的「中國議題」,是各政黨在下一次選舉中都無法迴避的,也一定是主要戰場。
▲ 作者提醒,接下來得面對國民黨執政地方透過九二共識連線包圍中央(圖/記者林士傑攝)
民主的真諦在於主權在民,人民最大。這一次選舉結果所顯示的是國家的主人並不滿意,但執政黨仍有持續修正的空間,選民也有下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民進黨無須喪志,反省永遠是最大的資產;國民黨也大可不必得意,選民的托付與對城市治理的想像,如果未能兌現,民意會給予同樣的教訓。台灣遠比我們所想像的強韌有生命力,民主與自由才是超越藍綠的台灣共識。全民都應有的信仰與執念,就是堅守台灣傲世的民主,厚植民主內涵,在多種復合層面奮力抵抗,確保台灣民主不會倒退,不被任何獨裁入侵。
《作者簡介》張綺芮,智庫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