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際邊緣人的外交關係 台灣需要邦交國嗎 揭開斷交史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近年來許多友邦國家與我國斷交,這三年來斷交的更是已交往多年的國家:二○一六年聖多美普林西比、二○一七年巴拿馬、二○一八年多明尼加,而模式也都是先與臺灣分手後,選擇投向中共的懷抱。假若臺灣到最後連一個友邦國家都沒有,會發生什麼事呢?

▲台灣的邦交國數量至2018年僅剩十七國(圖/翻攝自YouTube)

二○一六年,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與臺灣總統蔡英文通話,震撼了國際社會,這是自一九七九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首次兩國的總統直接通話,川普事後也質疑為何美國須受到「一個中國原則」(One China policy)的拘束。

所謂的「一個中國原則」,涉及到國際法中的「政府承認」議題。政府承認,是指一個國家內部的政府發生非憲政性的更易後,其他國家承認應該由哪個政府能對外代表那個國家。「一個中國原則」就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或許它的全名叫作中華民國、也或許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兩者絕對不會並存,甚或同時存在於國際社會,否則就會有「兩個中國」的出現。

國際邊緣人的外交關係

其他國家不承認我國、和我國斷交,那少了友邦會怎樣?說白了,就是沒有朋友會怎樣,沒有邦交國就差不多是那樣。

現今我國的友邦國家,縱使不是國力強盛的國家,但終究是聯合國會員國,而聯合國又是國際社會最大的平台,因此透過友邦國家可以協助我國在國際社會發聲。例如近年來我國常透過友邦在聯合國中提出讓臺灣加入聯合國或其他國際組織(如參與WHA)的請求。對於被排除參與國際事務的我國而言,具有一定的意義及必要性。畢竟在當今地球村的時代,國家很難關起門來孤獨生活。

未來何去何從

這些年來,隨著中華民國邦交國數字愈來愈少,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間的勢力愈來愈大,有人不禁要問:如果有一天沒有邦交國了,會發生什麼事?這個問題的答案,牽涉到你怎麼看待中華民國與臺灣的關係。有些人擔心,從此中華民國(臺灣)在國際上因為不被承認,而難以參與國際事務,更加被邊緣化,危機重重。但也有專家主張,中華民國邦交國的不斷減少,是提醒了我們應該重新思考臺灣如何進入國際社會的框架。說不定脫離原本一個中國的框架後,反而能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本文節錄自:《中華民國斷交史》  ,作者:陳蔡孟翰,聯合文學出版社授權刊登

▼【94要客訴】韓國瑜回台要宣布選總統?柯韓競爭白熱化...陳佩琪李佳芬也較勁! !

▼【94要客訴】核廢料要放朱立倫家隔壁?柯文哲為何開始酸韓國瑜?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