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一廣場/ 繼發大財之後的國家養?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邵俐嘉

日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郭台銘喊出「0到6歲幼兒國家養」,並在國民黨總統國政願景發表會最終場發下豪語:讓年輕夫妻敢生孩子,每個孩子每個月補助1.5萬元,財源從提升特種基金投資報酬率和富人稅來;若不足,要散盡家產兌現政見。繼去年人人朗朗上口的「發大財」之後,「國家/郭家養」大概將成為近期育兒界金句。

國民黨總統初選,國家願景政見會,郭台銘

▲ 作者認為,社會福利不能依靠市場不穩定的財源(圖/翻攝自資料照)

學齡前幼兒國家養?若能輕易達成,為什麼過去政府不能全面普及,連在幼照相關法規中明文訂定《政府「應」補助幼兒接受教保服務》都不敢?其背後原因不脫大家首要的疑惑「要花多少錢?錢從哪裡來?」郭台銘用去年新生兒人數18萬為計算基礎,排富後推估一年要花1,800億元;在財源部分,郭台銘臉書文宣標榜將課富人稅、資產持有稅,昨天又提出新財源,包括特種基金投資報酬率提升和個人家產擔保。社會福利向來都是易放難收,從國家財政永續角度思考,豈能讓社會福利仰賴易受市場影響而不穩定、充滿不確定性的財源,甚至是一個任期有限、壽命有限、私人經濟奶水還掐在他國手中的總統?一旦財源不足,不就排擠其他預算?

投資幼兒便是投資台灣未來納稅人(稅收來源)、消費人口(內需市場),白手起家擅於經商的郭台銘必然不陌生。但試問郭台銘對台灣未來人口數又有什麼想像?一年18萬名新生兒,是否足以維持內需市場、支撐人口逐漸老化長照需求迫切的台灣?台灣目前人口數約2,350萬人,按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人口推估,台灣最快2021年後就由人口高峰轉為下滑,去年台灣婦女總生育率為1.06人,遠低於人口替代水準(維持人口不增不減)的2.1人,新生兒出生數取決於育齡婦女人數和總生育率,當育齡婦女人口和總生育率兩相減少情況下,台灣未來人口勢必走下坡,相應的稅收規模是否將縮減,讓「0-6歲幼兒國家養」的財源更加嚴峻?郭台銘若對育兒政策沒有全盤了解,開出國家養的口號,不過是愛情騙子,欺騙年輕人的支持罷了。

郭台銘自詡較其他政治人物有創新,因應少子女化,政府及政治人物多半聚焦於用錢或免稅額,減輕照顧0到6歲階段幼兒的經濟壓力,郭台銘的提案充其量只是「大幅減輕」經濟負擔,了無新意。事實上,養育小孩,除了經濟支出,還有幼照、兒少法規中父母需盡義務,例如:家長需出席相關親職活動,衍生職業父母請假扣薪扣獎金問題、12歲以下兒童不能獨處,衍生國小課後安親費用負擔等,小孩從0歲、6歲後至成年之前,父母的義務和基本必要支出並沒有比較少,郭台銘若講求創新,就從幼兒的生命週期提出更接地氣的育兒政見,例如0到12歲國家養、家庭照顧假(含出席必要的親職活動)不扣薪等,不再只是放一把火勸生,留下獨自面對的父母。

韓國瑜,第三場政見

▲ 韓國瑜把發大財當作競選政見(圖/翻攝自資料照)

同意郭台銘所述:國家投資孩子,換來的是未來40-50年的稅收和GDP與消費人口,充足內需!但投資孩子,不單是政府的事,而應從孩子的起源-年輕父母著手,年輕人不敢生小孩原因之一為經濟考量,經濟和勞動條件、就業環境環環相扣,企業主不能壁上觀,郭台銘若真心繫台灣未來,不需等到當總統在做,現在便可由鴻海集團以身作則並試辦,鴻海集團員工0-6歲幼兒鴻海養,號召台灣所有企業主,共同營造友善生育孩子的勞動環境,做為育兒家庭的後盾,同時,推動能兼顧育兒的部分工時(非廉價派遣人力、臨時人力),福利社會保險比照正職,這才是真正投資台灣的未來,讓台灣子孫綿延。

《作者簡介》邵俐嘉,台北市民,家有學子。

 

#評論/三立大論壇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