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0歲男失戀放棄「這件事」!竟換來洗腎下場...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彰化一名30歲的陳先生患有第一型糖尿病,從10歲發病後一直控制得很好,糖化血色素都控制在7以下,是糖尿病患者的衛教模範,但2年多前卻因為失戀走不出情關,生活失序,工作沒了,胰島素也不打了,糖尿病因此失控,腎功能急速惡化,造成尿毒症只能洗腎保命。

▲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要聽信偏方及自行停藥,恐帶來加速洗腎的嚴重後果。(圖/彰化醫院提供)

彰化醫院糖尿病個案管理師邱小佳指出,陳先生發病確診為第一型糖尿病後,10多年每天自行施打胰島素,出社會之後,工作很順利,當到餐廳店長,還有交往中的女友,但2年多前他卻不再回診拿藥,多次向其追蹤解開心房,才知道他失戀,覺得人生沒意義,沒必要再活下去,萎靡不振的他,工作丟了,不打胰島素,抗拒控制血糖,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還患上精神官能症。

邱小佳說,陳先生聽不進家人及朋友的勸告,走不出情傷,1年多的時間都不控制血糖,1年前他因血糖飆高後酮酸中毒昏迷送急診,飯前血糖530(正常70~110mg/dl),糖化血色素高達14(正常值4~6%),更嚴重的是,腎臟因此病變,功能受損,腎絲球過濾率(eGFR)已低至嚴重腎衰竭的9,後來才再開始控制血糖,但最後還是因尿毒症而必須洗腎。

彰化醫院腎臟內科主任蔡旻叡說,陳姓病患的腎臟功能嚴重受損後持續惡化,排不出毒素就成了尿毒症,只能洗腎,但究其原因是因為血糖沒控制好,才會30歲就洗腎。

蔡旻叡說,糖尿病會影響到全身大大小小的血管,最普遍的是造成腎臟病變、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內有很多小血管,高血糖會導致血管病變及影響腎絲球基底膜,造成腎臟病變,進而洗腎,從臨床經驗來看,台灣的洗腎病患約有一半是糖尿病引起的,可見糖尿病與洗腎之間的關連性。

蔡旻叡指出,不管是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若能好好控制,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不用洗腎,至少可延遲洗腎。糖尿病患者除了要聽從醫囑,固定服藥或施打胰島素之外,還要定期追蹤,最好每天都能自己測量血糖,一有異狀馬上回診。在飲食方面,要控制份量,養成定時定量的好習慣,多選用富含纖維質的食物,每天至少攝取1500毫升的水,減少食用高油脂或油炸食物,減少喝酒,減少食用含鹽量高的加工類食品,也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蔡旻叡強調,在臨床上常見糖尿病患服用偏方或來路不明的藥物傷害了腎臟而洗腎,有些是因為患者只吃偏方,不再服用控制血糖的藥,而讓血糖失控傷害腎臟,所以,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要聽信偏方及自行停藥,恐帶來加速洗腎的嚴重後果。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台灣英雄要回來了! 東京飯店直擊 球迷迎接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