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flickr, fdecomite
圖、文/Fairy Chang
因為家庭的因素,我從小就活在認知很不協調的世界裡。除了在家庭現實生活中常常有認知撕裂的事件,再加上我從小就能讀也愛讀,又有了書本與真實世界的另一種認知失調。等到進到學校這個殘酷的小社會時,關於同儕、關於權威、關於學習,還有社會上另人窒息的恐怖溫馨,那種不平衡感又更加傾斜了。
我是到回來之後才發現原來要啟動出走這個事件所需要的動能是極大的,比什麼都還要大!絕對不是那麼瀟灑地說走就走。對很多人來說,出走的障礙極高。
就自助旅行來說,光是隨便想想,就有這些障礙:
1. 錢
2. 時間
3. 太多未知
4. 家庭
5. 勇氣
6. 自己內在的對話
7. 懶惰
8. 語言
9. 工作/學習中斷
......
很多人花錢買張機票就出去了,但是對其他人來說,只要有其中一項放不開,就是去不了,這幾項每項都要pass,才有可能啟動出走。走出舒適圈(熟悉圈)這件事並沒有那麼容易,旅行社是把這個啟動的動能變得很小 只要有錢有閒就可啟動旅行這件事。
「所以是想太多或是想太少嗎?」他問。
「對我來說,是掙脫的決心吧。」當決心大於障礙時,動能就很自然的被啟動了。
因為原生家庭跟生長環境,是我的「不舒適圈」,出走象徵一種自由、一種全然的放下,一種讓我自己認知慢慢協調的移動,那才是我的「舒適圈」。
我其實也只是想在世界上的人裡找一種我在原生家庭和原生社會中找不到的安定和平靜。所以我的旅行是關於人的,我不想要那種很多萍水相逢的邂逅,我想要的是很深刻的生命感,從不同人的身上學習到不一樣的對待與被對待的可能。透過這些我從來沒有得到過的善待,去原諒我過去的錯待。
我的生命機緣,老天爺很眷顧,讓我很幸運看到什麼書、去到什麼地方旅行、遇過什麼人、啟發了什麼,我真的覺得我只是幸運而已,所以我才想要一直寫,讓這些幸運不要只留在我這裡。
但我也理解每個人生命歷程不同,我真的能理解要掙脫母體有多困難,所以我不喜歡一味鼓勵別人放下一切去旅行的人。總覺得跟鼓勵人家買房、鼓勵人家賺錢沒什麼兩樣。
哲青說,旅行很簡單,就是一直想辦法前進就好,真正困難的是,每天面對日復一日枯燥重複的生活,這才是人生真正的挑戰。
是真的,人生當中那麼多關卡,旅行這關是相對好玩,相對好破關的,我們只要,一直前進就好了。
我說一個例子好了,我獨自在約旦佩特拉Petra的時候,太陽西下,在黑暗的無人曠野,差點被一個貝都因男孩強暴,他用生殖器隔著衣物猥褻了我四十分鐘(內容就不細說了),我逃了出來,隔天的旅程依然繼續,數度崩潰,但幾天晚上後在沙漠無光害遼闊的銀河星空下,我馬上就明白很多事情、釋懷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了解到這個人的人生與你再也無關了;但是放回真實生活中,若真的發生這種事,對方通常又是熟人(同學、老闆、親人、前男友),哪有那麼容易就Let go?這種時候如果有機會去旅行,好處是能夠讓你把學到的心靈技能,拿回來運用在現實生活中(遺忘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
Photo Credit: flickr, joiseyshowaa
說真的,旅行這一關要打的怪還有HP的復原其實都很快,只要妳不要死掉就好了。
旅行其實也很像人跟水的互動,有的人喜歡在游泳池裡游泳、有的人只喜歡到海生館裡看魚、有人喜歡到海邊坐在沙灘上,沒事踏踏浪就好、有人喜歡划船、有人喜歡浮潛,有的人熱愛潛水,甚至有些人就像海綿寶寶和派大星一樣就住在海裡了...
人助旅行,應該是揹著氧氣筒的深潛。
但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恐懼,也就有不同和水互動的方式,雖然深潛真的會看到很美很美別人看不到的海底世界,可是潛下去之前要有很多的訓練跟準備,而且有時候耳朵很痛,這種麻煩跟不舒適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忍受的阿!
真的,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方式,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與你分享我曾見過的美麗的海底世界。
但我相信,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另一個值得我去探望、去學習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