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起雞皮疙瘩竟與生髮有關?台大、哈佛研究揭密

記者簡若羽/台北報導

頭髮在人類生活中具有重要社交功能,因此發展生髮藥物及治療方法,一直是再生醫學研究重要議題。台大今(6日)召開記者會,發表與美國哈佛大學透過跨國研究,發現豎毛反應(雞皮疙瘩)與毛髮再生有關,並公開可能的新治療標的,研究成果也於同日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 《細胞》(Cell)。

 ▲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林頌然說明研究成果。(圖/台大提供)

台大「發育生物學與再生醫學暨研究中心」副主任、醫學工程系特聘教授暨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林頌然表示,團隊從雞皮疙瘩現象分析「豎毛肌」及毛髮直立的機制,發現在寒冷時,交感神經會高度活化,此時除可以刺激豎毛肌收縮產生雞皮疙瘩外,毛囊幹細胞活性也會被提升,具有加速毛髮再生以增進保溫的功能。這也可以解釋何以寒帶動物如北極熊等有著豐厚的皮毛。

同時發現,交感神經除了促成毛囊幹細胞的活性與毛囊豎毛肌的運作有關外,也與毛髮生長的作用息息相關。此交感神經-豎毛肌-毛囊幹細胞單位在一般生理環境下,交感神經可降低豎毛肌的休眠因子基因foxp1 and fgf18之表現,使其活化門檻降低,以裝備毛囊幹細胞進入較易活化的狀態。一旦毛囊失去交感神經後,毛囊幹細胞會進入深度休眠狀態,毛髮會停滯在冗長的休止期,不易再生。

研究顯示,在寒冷時,交感神經會高度活化,此時除了可以刺激「豎毛肌」收縮產生雞皮疙瘩之外,「毛囊幹細胞」活性也會同時被提升,加速毛髮再生,以增進保溫功能。此研究解釋了交感神經如何在發育時,建立同時支配豎毛肌以及調控毛囊幹細胞的功能;另一方面,在動物成體之後,交感神經也高度依賴豎毛肌提供的結構支撐功能。因此,三者的關係是互相影響的,他們發現一旦毛囊失去豎毛肌,交感神經也會自毛囊附近退離。

 ▲ 研究顯示,起雞皮疙瘩與毛髮生長有關。(圖/台大提供)

團隊進一步發現,此時不僅雞皮疙瘩功能消失,毛囊幹細胞也會進入深度休眠,使毛髮陷入長期休止,也就是說,交感神經與毛囊幹細胞活性之間的關聯也是毛髮生長的密碼。過去有研究發現,雄性禿病人的禿髮處也可以看到豎毛肌消失,因此,交感神經可能也與雄性禿的病理機轉相關,而另一群病人因為感染發炎或是手術而導致身體半側交感神經興奮,也有半側毛髮過多的情形。

研究團隊也有另一項突破發現,可解釋交感神經如何調控幹細胞的機制。交感神經在接近毛囊幹細胞處,會形成類似神經突觸的結構,使交感神經有效透過釋出正腎上腺素,精準刺激毛囊幹細胞的活性。過去在體內神經突觸的結構,只發現存在神經與神經的交界,或是神經與肌肉的交界,這是首次發現類似神經突觸的構造,可以用來調控體內的幹細胞。同時也發現毛囊幹細胞是透過ADRB2受體接受交感神經訊號,進而啟動毛囊再生。

研究團隊表示,此一研究也有助於藥物研發,實驗中可透過利用小分子藥物來活化ADRB2受體,也可成功活化小鼠毛囊及以及培養人類的毛囊幹細胞。因此透過調控ADRB2受體或是其下游的分子途徑,將有潛力作為開發生髮藥物新標的。

【#直播中LIVE】來看台灣英雄!台北城市冠軍英雄見面會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球迷看過來!台灣英雄見面會 林昱珉等12人現身新北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