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可怕腸病毒!1歲童連奶瓶都握不住 送醫救治隔天仍過世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1歲多的陳小弟被媽媽送到醫院急診時,心急如焚的媽媽說,兒子拿牛奶瓶的手似乎沒有力氣,連奶瓶都握不住而掉到地上,可能是之前跌倒受傷。醫師以為是腦部出血,但做電腦斷層卻發現沒有跡象,隨即照會小兒科。

▲圖/翻攝自Pixabay

當為陳小弟進一步檢查,發現嘴巴有破洞,研判是腸病毒隨著血液轉移跑到神經系統併的發症(腦炎),引發肢體麻痺症候群導致半側肢體癱瘓,由於病程轉變相當快速,緊急搶救後,陳小弟仍在隔天過世。

阮綜合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林佼瑩在阮綜合月刊發表文章指出,每年的4月到6月、8到10月是腸病毒的流行季節,過去以為腸病毒是夏季的流行病,如今在台灣卻是四季都有病例,只是夏季常見是手足口症、冬天較多是咽峽炎。

林佼瑩醫師說,雖然腸病毒是腸胃道或呼吸道飛沫引起感染的疾病,卻因為共有71型,而有多種不同的症狀表現,最常見為手足口症,顧名思義是手腳都有水泡、口腔潰爛、流口水而無法進食、發燒等症狀,有的人還會燒到攝氏39度;其次為皰疹性咽峽炎,出現口腔潰爛、舌頭破洞,同樣也會發燒但手腳沒有疹子。

手足口症、咽峽炎可能會反覆發生;但並非曾感染過腸病毒就能免疫,手足口症、咽峽炎也可能在同一人身上反覆發生。而在為數71型的不同腸病毒中,最令人擔心的是71型,有極高可能演變成重症。

雖然近年家長和學校對於腸病毒有較多認識,也會小心防患,但類似案例仍不時發生。腸病毒若是跑到腦部最為嚴重,另外也可能進入心臟引發心肌炎,致死率同樣非常高,所幸現在有高免疫球蛋白可以注射,早期發現可以救回來,還有葉克膜可以支撐,協助患者度過危險期,但對醫師而言仍是相當棘手疾病。

林佼瑩醫師也說,因為腸病毒治療上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對於手足口症或是咽峽炎,患者如果能吃,就給予冰涼的東西,如冰淇淋、布丁、豆花,因為這些都是高熱量食物,可以稍微支持體力,等到口腔潰爛逐漸復原就可以恢復正常進食。

1歲幼童屬好發重症年齡!林佼瑩醫師提醒,若是無法進食則需要住院,尤其是1歲左右的患者,醫師都會建議要住院,通常是因為沒有辦法進食,擔心他脫水、高燒不退,同時這也是好發重症的年齡,需要更為密集的觀察。

林佼瑩醫師強調,必須提醒的是,罹患腸病毒有3個危險:

第一個危險,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70%腸病毒患者都是3歲以下發生;

其次,是發病3天之內,如果所感染為腸病毒71型就會演變成重症,因此要特別注意發病3天內的症狀變化;

第三個危險是症狀,如果患者有愛睡覺、持續嘔吐、心跳快,或是睡覺時出現肌肉抽搐,則應儘快送醫接受治療。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 vs 美國 LIVE直播聊天室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