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台灣飲料店林立,花樣、口味琳瑯滿目,上班時來1杯提神又紓壓。醫師提醒,每天狂喝手搖飲,小心喝出一身病!一名15歲青少年每天喝1杯含糖手搖飲,脂肪肝提前上身;一位40歲熟女罹患肝癌,研判和她每天喝2杯手搖飲長達20多年有關係。
▲手搖杯裡的果糖恐加劇國人的脂肪肝危機。(圖/記者陳弋攝影)
家醫科醫師宋晏仁在節目《醫師好辣》中提到,大約在1996年的時候,他人在美國進修,當時台灣珍珠奶茶進軍加州,他也每天喝1杯,4個月就胖了10公斤,除了體型大一號,血壓、血糖、血脂全上升,還檢查出中度脂肪肝。後來宋晏仁透過減重、戒糖好不容易回到健康狀態,脂肪肝也沒了。
本身是脂肪肝過來人的宋晏仁最近診治了一位小病人,年紀只有15歲,追問之下發現他也是每天喝1杯手搖飲,宋晏仁直覺對方「一定有脂肪肝」,且至少是輕度脂肪肝,當場做超音波證實為中度脂肪肝。年紀輕輕肝臟就這麼油,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宋晏仁醫師示警,脂肪肝已成為隱性的國民病。(圖/截圖自YouTube-醫師好辣官方頻道)
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脂肪肝是怎麼形成的,宋晏仁解釋,脂肪肝不是吃油的後果,而主要是吃糖導致,尤其是果糖類的飲食。當我們攝取米飯、麵包等澱粉類,內含的葡萄糖可供全身細胞使用,但手搖杯裡的「高果糖玉米糖漿」,其代謝路徑是肝臟,而肝臟代謝果糖除了一小部分可作為人體的能量之外,其餘都用不到,只能走另一個路徑:脂肪生成、囤積。如此一來,脂肪堆積在肝臟,逐漸形成「健康殺手」脂肪肝。
宋晏仁說,有些美國人將果糖類飲料戲稱為kids' beer(兒童的啤酒),因為酒精會造成酒精性脂肪肝,果糖則會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美國換肝手術的首要原因就是脂肪肝,但也不能忽略,台灣人罹患脂肪肝的比例也非常高,99%糖尿病患有脂肪肝,70%肥胖症病患有脂肪肝。宋晏仁提醒,脂肪肝儼然成為台灣隱性的國民病。
無獨有偶,外科醫師陳榮堅也透露,日前門診來了一位年約40歲的女性,當初是因內出血休克來就醫,醫師為她做電腦斷層,結果在肝臟掃到1顆6公分的瘤,瘤長在肝臟表面,所以破裂就出血。一般來說,對於這類無特殊病史的年輕女性,醫師會懷疑是常見的血管瘤或腺瘤(可能是長期服用賀爾蒙造成),但當外科醫師刀一開下去,竟發現她有明顯的脂肪肝,且狀似我們吃的粉肝,油油嫩嫩的。
陳榮堅表示,這位女病患除了有不尋常的脂肪肝,還長出了一些結節,最後病理報告出爐,確實是肝癌!據了解,對方不菸不酒,也沒有B、C肝等高危險因子,追問之下才知道,她從10多歲開始,每逢午、晚餐一定要搭配1杯手搖飲解饞,累積20多年養出要命的脂肪肝。
▲陳榮堅醫師推斷,女病患的肝癌來自脂肪肝,而脂肪肝的形成和她20多年來每天喝2杯手搖飲有關。(圖/截圖自YouTube-醫師好辣官方頻道)
陳榮堅研判,對方可能是因長年喝手搖飲,吃進大量果糖,於是先產生了脂肪肝,接著是脂肪性肥胖,變成脂肪性肝炎後再出現纖維化、結節、肝硬化,最後肝癌上身。陳榮堅提醒民眾平時務必控糖,尤其是不易代謝的果糖,一定要減少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