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讓心理上維持健康的情緒?參考這八點建議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Dr. Phoebe/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JMOY3300

「我發現當你願意坦誠自己心理上的掙扎時,你會發現其實正身處在一個非常大的俱樂部。」(哈利王子)

一個諮商師友人曾經告訴過我,肺炎疫情來襲,就某些角度來說,有點像全民被迫一同經歷集體創傷。一同面對同胞親友的離世、一同面對不安緊張的情緒,一同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台灣疫情爆發後,網路上出現了一波波的防疫文章,從乾洗手一路聊到雙面口罩,想不看到都很難。但是坦白說,我覺得美國防疫是挺鬆散的,沒啥資格教別人,今天如果不是因為拿到疫苗根本不會存回到現在,另一方面,過去這一年長期防疫下來,我覺得相對少人討論,但卻同樣重要的反倒是如何維持疫情底下的心理健康。根據我上班時的的主觀觀察,磨牙、牙痛、甚至是TMJ疼痛的病人都在疫情底下持續攀升,這些病人並不見得丟了工作或真的感染疫情,但卻因為這一系列來襲的壓力而影響到身體健康。除了多洗手和進行社交距離之外,如果短時間內無法回到疫情前的日子,如何讓心理上維持健康的情緒,不被焦慮和恐慌打倒,我認為是非常值得討論的議題。

1.把防疫當作馬拉松而非短跑來面對

美國剛開始爆發疫情的時候,不少政治人物嚷嚷兩周兩個月疫情就會過去了,事實證明病毒一旦傳開,並不是三兩天就容易控制的住。一直到現在一年多之後,還是有確診案例持續發生。疫情剛發生前半年時,我總懷抱著希望,覺得再撐一下就過去、再等一下我就能回家的心態。但在一次次希望病毒過去,又一次次失望的當下我才明白,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期待。這裡不是唱衰台灣,但事實上這個病毒的傳染力非常強,最糟情況下就是未來持續在人群中流竄。如果時間能倒流,我多希望當初能早點認清事實,把這場戰役當成拉距戰來打。

2.不是每個人對防疫的態度都一樣

疫情爆發才沒多久,我已經看到新聞講述某些特定長輩極度不願戴口罩的情況,讓我心有戚戚焉。我個人在針對防疫上面,是屬於同一套標準娘家婆家朋友都用的人,除非是非常難得的緊急例外,不然不輕易放寬。但我後來發現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有些人完全不管防疫政策,照樣不戴口罩趴趴走、有些人會防疫,但選擇性的防疫、有些人平日裡都乖乖防疫,除了面對媽媽阿公三姑媽(以下請自由放入十位家屬等等)以外,即便疫情當下還是堅持和親友見面。雖說大家都同意要多洗手少見面維持社交距離,但是誰是你的社交泡泡這點不是每個人都會同意。尊重他人的不同,但謹守自己認為該防疫的界線,是非常考驗大家EQ的地方。

3.劃清並謹守界線

宅在家防疫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我不只一次聽到許多在家工作的員工,疫情期間遭到老闆大幅趁機卡油,不管甚麼時間都丟工作來要求員工完事。甚至家人所有的時間都泡在一起,也更難彼此好好的謹守界線。而我不只一次被親戚施壓,說為什麼不能進他家吃飯?為什麼不能用他他家廁所也不願意用?為什麼聚集非得待在室外?為什麼要給小孩戴口罩(這是真實案例,某長輩跟我說,WHO推薦小孩不需要戴口罩,是CDC太嚴謹了,讓我大傻眼)?學習對他人溫柔但堅持的說不,尊重他人不同的意見,但謹守你的底線,更能幫助你不會累積負面的情緒。

4.Self care:疫情下也要照顧自己

美國最近很流行Self Care照顧自己這一詞,雖說很多時候都會讓人想到血拚做指甲等類似愛自己的口號,但其實這詞的意思更代表著每天多固定挪用一點時間,來照顧好自己的需要。這點在疫情底下更為重要,比如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定期運動、固定喝水、等等,可以連帶幫助你的心理健康。許多人會藉由在家防疫的時間發展出額外的興趣,比如美國流行的做麵包、烤餅乾,雖說我不知道台灣夯的會是哪些,但不知道會不會不小心造就出許多蔥油餅或蘿蔔糕達人。

5.釐清哪些是你能和不能控制的因素

疫情底下的恐慌和驚慌的情緒其實萬分真實,每當意識到自己心理感到焦慮時,問自己哪些是你不能控制的因素(比如疫情來襲)、哪些是你能控制的因素(比如防疫措施)。著重在你能控制的範圍,會幫助你減低焦慮的感觸。美國去年確診數字持續飆漲的時候,剛好也是我最後一輪IVF失敗的時候。那些時候我心情低落,又加上因為疫情而沒有上班的時候,也著實令我感到迷惘,有點像看不到盡頭的漫長感覺。這些都是我不能控制的因素,我不能控制確診多少人、以及不能上班的規定,但我決定如何處理這樣的情緒。除了禱告和藉著信仰的力量幫助我找到心理的平安,在沒能上班的那段時間裡面,成為我突破瓶頸的一個契機,幫助我寫出許多過去沒嘗試過的文章類型。

6.適當的遠離新聞、網路、和手機

在疫情當下,會非常想要接受最新的資訊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你發現接收爆炸性的資訊和新聞只會令你越發焦躁,那麼或許也要開始和手機及網路保持距離。哀鳳現在都能設定對於不同APP使用的限制時間,方便提醒你已經使用好一段時間。

7.就算宅在家,每天盡量維持一定的schedule

或許因為家裡有小小孩的關係,我承認在足不出戶的狀態下的確會覺得日子漫長,但我發現在疫情底下維持樹寶的schedule,會幫助我能妥善安排時間。我朋友甚至說,有schedule也方便倒數小孩去睡覺的時間XD。每家似乎也都推演出一家人可以固定做的事情,有些家庭是一起打Wii或看大自然discovery類的電影、有些家庭是一起玩桌上遊戲、而我們則是每天固定在外面散步(美國地大物博,這點可能不適用於台灣,但至少西岸是可以在社交距離下戴口罩散步的)。由於那陣子人煙稀少,我們也因此不只一次在我們家附近看到成群的孔雀結伴、一脫拉庫的松鼠相陪,現在回想起來,反而是很特別珍貴的回憶。

8.尋找如何在疫情當下為他人盡一份心力的機會

回想在和疫情對抗的那陣子,美國口罩短缺,但我看到一拖拉庫宅在家的人開始自己動手縫製口罩、捐給當地的醫院。我看到大家互相分享限有的口罩資源,或是送飯菜給身邊確診的朋友。不能彼此見面沒關係,甚至情侶間也互相寄貼心防疫小包裹來表示心意。防疫期間或許會讓你感到無比孤單,但是若願意把焦點從自己身上拉到其他人身上,很多時候反倒也更能幫助你調整心態。

9.不斷調整,擁有實際的期待

我的表姊身為矽谷天龍國三寶媽,在疫情前就是全職家庭主婦的她,告訴我在防疫期間她最大的改變就是放下對小孩的期待。可能老三在地上玩水玩一個早上、可能疫情宅在家之前完全不准老大老二碰電動,疫情下也逐漸放寬。又或者是許多陪伴孩子上網課的家長,也發現網課教學和現場教學有相當大的落差,這些都需重新調適過去的標準,才能獲得實際的期待。

10.和親朋好友談場遠距離

雖說疫情底下宅在家,但科技的發達,讓我當初在防疫期間還是定期和台灣家人報平安,有事沒事都讓樹寶看看台灣阿公阿嬤。虎媽也時不時的會寄口罩點心給我。雖說疫情不能出門,但只要有心,寄份餐點給親友吃、寄束鮮花給在其他城市的長輩,其實都是聯絡感情的方式,也幫助我們覺得不孤單。我單身的朋友甚至會每天早上一起連線,相約做兩個小時的運動!只要有心,人人都能談場遠距離。

最後,我真心希望台灣能夠度過危機。雖說不知道這會花上多長的時間,但是期待各位能夠在這之前,不被恐懼和焦慮吞噬。回到疫情前的過去或許不可能,但或許我們能學著,如何與黑夜為伍,並且在黎民來臨之前,不被擊垮。

祝福各位防疫順利,平安健康!

延伸閱讀:

疫情下的可樂娜文憑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248

台灣疫情大爆發

https://drptraveling.blogspot.com/2021/05/drp.html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現正直播】94要客訴之立院風雲 NCC、考試院、大法官人事任命權卡立院 韓國瑜召集黨團協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