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奕均/台北報導
馬上就要迎來微解封了,但防疫當然還是要做好,以免一鬆懈,讓病毒有機可趁。目前想要避免感染新冠狀肺炎,最好的方法除了打疫苗,另一個就是盡量待在家,不要到處趴趴走。但是World Gym Blog就提醒,可怕的可能不只病毒,更可怕的是,在你足不出門導致活動量大幅減少時,慢性病、肌肉退化、心血管疾病…也悄悄找上門。
▲待在家坐著不動的時間變多了,不少人還成了沙發馬鈴薯,當心慢性病趁虛而入。(圖/翻攝自PIXABAY)
World Gym Blog提醒大家,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坐著、躺著的時間也變長了,加上戶外運動也變少,因此活動量大幅減少,身體的功能悄悄退化之外,慢性病就在這時候不知不覺找上你或是變得更加嚴重。
根據WHO表示,如果全球人口活動量更多,每年可以減少高達500萬人死亡。尤其是現在許多人因為COVID-19而不得不待在家裡的時候,更需要重視這個現象。
在2020年,WHO更提出針對身體活動新指標,不論體處於哪種年齡和身體能力,每一個人都可以進行身體活動,而且每種類型的運動和活動都很重要。新指標建議所有成年人(包括患有慢性病或殘疾的人)每周至少進行150至300 分鐘的中等至劇烈有氧運動,而兒童和青少年則平均每天進行60分鐘。
WHO統計,全世界1/4成年人和4/5青少年沒有獲得足夠的身體活動。估計全球的醫療保健支出費用為540億美元,且在生產力損失高達140億美元。這份新指標,也鼓勵婦女在整個懷孕期間和分娩後要保持規律的身體活動,並且還強調了身體活動對於殘疾人士有極寶貴的健康益處。另外,也建議老年人(65 歲以上)要增強平衡和協調能力,也要多做肌肉強化的運動,以幫助預防跌倒和改善健康。定期運動鍛鍊身體是預防和幫助控制「心臟疾病、第2型糖尿病和癌症以及減輕抑鬱和焦慮症狀、減少認知能力下降、改善記憶力和促進大腦健康」的關鍵。
WHO總幹事Tedros博士說:「身體活動對健康和福祉至關重要—它有助於延年益壽。每一個活動都很重要,尤其是現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我們被限制了活動空間。我們每天都必須安全地、多元性地活動。所有的身體活動都是對健康是有幫助的,包含從事工作、運動休閒或移動(這裡指的是步行、騎自行車),另外也能透過舞蹈、玩遊戲和日常家務勞動(如園藝和清潔環境)來達到活動效果。
另外,WHO健康促進主任Ruediger Krech博士也指出:「任何類型且持續一段時間的運動活動都可以改善健康和增進福祉,而健康和幸福越多越好。若你必須花很多時間坐著,無論是在工作或學校,都應該進行更多的運動活動,來對抗久坐的有害影響。」「久坐」的壞處太多,造成身體容易水腫、腹部臀部大腿肥胖、影響脊椎健康、肌肉痠痛、引發痔瘡、高血壓、心臟病樣樣來!我們不得不重視這種慢性危害,必須打斷「一直坐著」的現象,站起來倒開水、上廁所、出去散步、定時運動以增加身體的活動量,降低生病風險。
最後WHO體育活動部門負責人Fiona Bull博士強調:「這些新指南強調了活動對我們的心臟、身體和頭腦運作的重要性,以及讓所有年齡和能力的人都能受到正面的影響」。沒有理由不去做對自己有益的事情,現在,起身走動或是運動吧!
▲即使在家防疫也要動起來,維持活動量絕對是保持健康的關鍵。(圖/翻攝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