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琇晶
從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到中二選區立委補選的顏寬恒,擋不住檢視時,總愛拿「國家機器」當萬用擋箭牌。殊不知國家機器這詞從國民黨口中講出,實在既廉價又缺乏學理基礎,恐怕讓稍有知識的藍營選民恐怕會不禁倒抽一口氣。
▲台中市中二選區立委候選人顏寬恒將最近的爭議都指向國家機器介入(圖/三立新聞網資料照)
台灣人對國家機器的恐懼來自於國民黨統治的威權時期,是典型以暴力、鎮壓為手段的「壓制型國家機器」,讓國家「正常運作」的激進手段。法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阿圖塞(Louis Althusser)再將國家機器細分為鎮壓型與意識形態兩種,強調的是「意識型態國家機器」對人民意識與所有行動的影響。國家機器屬於公領域,那麼意識型態國家機器則著重個人私領域的操控,諸如宗教、教育、媒體傳播和文化等。
鎮壓型的國家機器來自於單一的統治者,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則可從多元管控,當中由「權力」貫穿,盤根錯結。若將台中第二選區視為一個小型的統治區塊,顏家便是使用宗教意識型態來掌控地方的箇中翹楚,深黯掌握「信仰」本身即是權力運作的眉角。
戒嚴時期,黨國威權體制結合地方派系以收緊統治,即便到了九十年代台灣民主化啟動後,國民黨為了動搖統治階層打下的江山,刻意在地方選舉中以扶植地方派系與地方菁英,一黨獨大的局面得以成功維持甚久。
然而,台中海線堪稱是台中派系最強的所在,從原台中縣開始,國民黨扶植紅派、黑派勢力上位縣長、議長成為不避諱的「美談」。直至台中改制後,紅、黑派則「進化」為潛規則輪流共治,即便被質疑派系分贓、政治酬庸,國民黨籍市長還是能笑稱這叫「完美組合」。由此視角來看台中海線二選區,「人與神的連結」到「人與人的連結」,可不是地方型意識形態機器添加地方派系的經典呈現?
顏家勢力的崛起與壯盛,拜國民黨以往長期執政的國家機器所賜,當國家機器一詞由顏家口中說出,不免令人冷顫般的想起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
《作者簡介》楊琇晶,資深媒體人、台灣大學法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