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驚!早產兒敗血症死亡率竟高達25% 「腸道菌叢」成關鍵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新生兒和嬰幼兒是腸道菌叢發展最重要的時期。(圖/長庚醫院提供)

▲新生兒和嬰幼兒是腸道菌叢發展最重要的時期。(圖/長庚醫院提供)

新生兒與早產兒爸媽注意!腸道健康恐影響他的一生。新生兒如果發生敗血症時,恐併發嚴重的腦膜炎、神經發展障礙,甚至引發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若是出生時不到1000公克的早產兒,發生率更高達10%至40%,且死亡率有25%,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團隊針對32位早產兒、10個健康足月幼兒追蹤半年研究證實,道菌叢失調容易發生敗血症,腸道細菌可能轉移至全身。此研究也於今年10月時,登上國際知名期刊「微生物學前沿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醫師李建忠指出,科學家已經證實,腸道內有獨立複雜的神經系統,以及人體最大的微生物菌叢,而且腸道神經系統和微生物菌叢的發展,有可能影響大腦的功能,並和許多成年健康如神經退化疾病、情緒行為或代謝疾病等有關,所以腸道又有人體「第二大腦」之稱。

他說,新生兒和嬰幼兒是腸道菌叢發展最重要的時期,這時候的腸道菌叢變化,可能影響以後甚至成年的健康。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團隊日前進行研究,追蹤32個出生時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和10個健康足月兒長達半年時間,觀察是否產生敗血症。結果發現四點:早產兒腸道細菌的組成在剛出生2個月內的變化,與健康足月兒相反,是呈現「失調」的狀態。

第二,有發生晚發性敗血症的早產兒,其腸道菌叢失調更為嚴重,且在出生第一週腸道菌叢的多樣性就已經明顯較差。再者,若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並無法減少腸道壞菌比例,反而減少了如乳酸桿菌和比菲德氏菌等腸內好菌。另外,有3分之1的早產兒在發生敗血症前,致病菌已經定殖在腸道之中,感染來自已定殖於腸道中的細菌。

李建忠表示,目前有關早產兒腸道菌叢失調較容易發生敗血症的證據仍非常有限,全球僅有英國、美國和德國等西方國家發表過6篇相關的文獻。林口長庚新生兒科團隊的研究,可提供亞洲國家作為資訊參考。

林口長庚新生兒科醫師林瑞瑩強調,目前並沒有很好預防新生兒敗血症的方法,對於預防早發性敗血症,還可以針對高風險的新生兒在生產前後給予抗生素使用,降低感染機率,但對於晚發性敗血症並沒有任何有效的預防方式。林口長庚新生兒科主任江明洲也表示,若能夠改善或改變早產兒的腸道菌叢,或許可以降低發生晚發性敗血症的機率,該研究可作為新生兒科醫師預防新生兒敗血症研究的新方向。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