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長新冠」解隔才出現症狀 醫:年輕人細支氣管更容易發炎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患者感染COVID-19後肺部受損,發生肺纖維化。(圖/亞東醫院提供)

▲患者感染COVID-19後肺部受損,發生肺纖維化。(圖/亞東醫院提供)

國內已有超過368萬人感染COVID-19,社區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長新冠」(long covid)成為康復者的困境。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表示,近期在門診看到許多確診者康復後依然咳得厲害,甚至呼吸困難,運動後容易喘,尤其是40歲以下年輕人出現細支氣管發炎者占門診人數的7成,可見長新冠的影響不只侷限在年長者。

今年席捲全台的新冠病毒株是Omicron,染疫後重症及肺纖維化的比例不如去年的Delta高,且多為輕症。不過許多年輕人康復後卻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易喘等症狀,鄭世隆表示,經診察發現多為細支氣管發炎,長期下來會影響肺功能。追蹤報告顯示,康復者在隔離期間不一定會出現症狀,等到隔離期滿後才慢慢浮現,因此更容易忽略就醫的重要性。

新冠肺炎綜合症候群(Post-COVID-19 Syndrome)又被稱作長新冠,指的是確診的「後遺症」,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將其症狀及時間分為「3、2、1」:感染後3個月內發生;症狀持續超過2個月;無法用其他診斷排除,症狀持續恐長達1年。

科學家在知名期刊《自然》(Nature)中指出,造成長新冠最有可能的2種情況是:一、大量病毒在急性感染後持續潛伏在人體各組織如肺臟、腸道、肝臟或大腦中,繼續造成傷害;二、感染新冠病毒後所引發的廣泛免疫反應,引發人體組織的抗體和其他免疫反應,而這些反應又引起後續的組織與器官的損傷。

最新研究顯示,約有7至8成染疫者康復後至少會出現1個長新冠症狀,以全身倦怠、呼吸易喘、肌肉痠痛、睡眠障礙、焦慮和沮喪、胸悶與胸痛等較常見,恐持續6個月之久。除了上述後遺症,感染程度愈嚴重,也會導致肺部程度不一的傷害。

綜合上述研究,長新冠引起肺部損傷的比例仍高,且後遺症並非侷限長者或有慢性病患,許多年輕族群也會有呼吸困難及久咳不癒的症狀發生。鄭世隆提醒,如果發現上述不適症狀,應儘快到胸腔內科門診就醫,讓醫師評估肺功能及進行影像檢查,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抗疫千日 指揮中心解編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被爆「人設崩壞」?101董事長賈永婕邀網友中午吃便當 直播開聊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