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高溫炎熱,家長帶著小朋友玩水消暑。(圖/中央社)
氣溫超高有夠熱!聯新國際醫院副院長兼社區醫學部部長賈蔚醫師今(26)天在臉書粉專「賈叔叔的會客室」發文寫下,熱浪侵襲!你我不得不知的熱傷害迷思!
相信大家都知道「熱中暑」,很多人也聽過「熱衰竭」「熱昏厥」「熱痙攣」…賈蔚醫師說,但有幾點和熱中暑相關的迷思,想和朋友們提醒一下:
1.若一個人還在大量流汗,他就尚未處在真正的緊急狀況?
正解:雖然有些醫護人員會以「有汗」「無汗」做為判斷「熱衰竭」和「熱中暑」的參考,但這不表示仍在流汗就可以排除「緊急狀態」。
年輕人在高溫下運動或工作,大量流汗,雖意識仍清楚,但若頭暈目眩,呼吸加快且心跳經休息仍無法慢下來,小心,你可能離「熱中暑」僅一步之遙,是緊急狀態,立刻就醫。
2.老人和幼童才是熱中暑的最高危險族群?
正解:的確老人和幼童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但熱浪來襲季軍,因熱傷害就醫民眾反而是從事戶外運動的年輕人或酷熱下工作的上班族佔很高比例。
尤其是有慢性病服用多種藥物、肥胖、飲酒、感染..的成年人更要注意。
3.用冰塊或浸泡冰水會讓病人皮膚血管收縮,反而不利於散熱,造成反作用?
正解:似是而非的理論!熱中暑治療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即是「快速降溫」。降溫過程雖然會有血壓、心律變化的影響,但比起過熱持續造成的器官破壞,仍要想盡辦法盡快降溫。
現場盡一切方法降溫+快速送醫+受損器官功能搶救,這三步驟環環相扣,任何步驟延遲,都會造成嚴重後果。
4.服用鹽錠可以預防中暑?
正解:鹽錠可以補充大量流汗造成的鈉離子損失,但大量流汗損失的不止鈉離子。更何況,熱中暑是體溫調節出了狀況,絕非補充鈉離子那麼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