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麻醉科醫師表示,末期癌症患者,有2~3成即使使用了傳統止痛治療仍然無效(圖/三立新聞台)
罹患四期直腸癌的藝人余苑綺,做了將近70次化療,最近已自行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今(21)日病逝台北榮總享年39歲;馬偕醫院疼痛科主任林嘉祥表示,許多末期癌症患者由於骨頭神經都被癌細胞侵犯,如果疼痛指出從低到高為1~10,生產的痛相當於8~9分,而癌末的痛,則與生產過程痛相當,這種無時無刻的痛是最折磨末期患者的意志;傳統止痛治療,主要採取口服藥物或靜脈注射強效嗎啡來緩和疼痛,但實際上有2~3成患者,這些止痛效果仍然無效,痛不欲生。
藝人余苑綺因狀況不佳,已自行簽署放棄急救治療,父親余天受訪時曾透露,余苑綺住院時陷入昏迷,短暫清醒時曾向家屬比手勢表示「讓我走」。過去前體育主播傅達仁,也因不堪胰臟癌之苦,每天得每天要打4次、每次40c.c.嗎啡止痛,仍喊「太痛了」之後選擇赴國外安樂死。
癌末患者的疼痛有多痛?馬偕醫院疼痛科主任林嘉祥表示,許多末期癌症患者,由於骨骼、神經都被癌細胞侵犯,一痛起來,往往不是局部,而是「全身都在痛」。
如果疼痛指數為從低到高為1~10,生產的痛相當於8~9分,癌末的痛則相當於生產痛,但生產可能一個下午或一天的時間,癌症患者則是無時無刻,承受這種痛楚。
林嘉祥表示,目前針對癌末患者的止痛,可採口服藥品或靜脈注射強效嗎啡,來幫患者舒緩症狀;但臨床上發現,這種方式僅對7~8成癌末患者有效,仍有2~3成患者,吃了藥,也打了藥可是還是喊「很痛」。
林嘉祥說目前針對感到特別疼痛的部位,若認為必要時,也可替患者採取介入性的神經阻斷術,將患者的神經傳導進行阻斷。但這樣的方式,也可能造成肢體行動的不可逆損傷,但針對末期且長期只能臥床無法行動者,若經評估利大於弊,有很多患者也會選擇使用。
林嘉祥表示,另一種止痛方式,則是進行半身麻醉,直接將強效嗎啡類藥物注入脊髓液內的「椎管注射」。這樣的方式有個好處,麻醉藥效可直接透過脊髓液,釋放到腦中與全身。如果吃藥的止痛效果是1,靜脈注射是10,那麼直接注射脊髓液中則有100的效果,同樣的藥量,止痛效果是靜脈注射的10倍,需要用到的麻醉劑量可較少,也可避免使用多重麻醉藥物的副作用。
但「椎管注射」麻醉也有風險,林嘉祥表示,最怕是每次注射時,可能發生的感染問題。因此,有些癌末患者,會在椎管處的皮下安裝人工導管,來避免產生新傷口。
目前許多癌末患者,一旦得要靜脈注射麻藥就得住院,林嘉祥說,為減少患者的痛楚感,除了嗎啡類,還會搭配安眠鎮靜劑,患者在末期的意識往往都是糢糢糊糊的狀態,很難有自主性。
林嘉祥說,近年來也有能夠預先儲存麻藥,並設定每天、每小時自動釋放一定麻藥量的自動麻輸液系統,使用這類系統的好處在於,到了末期,不一定都得一定在病房內,需要的藥量較少也不會長時間昏沉,但由於這套系統目前仍需自費60~70萬,對許多癌末患者的誘因與經濟能力都不允許,目前每年僅有1位患者願意裝,但相較想再人生最後是迷迷糊糊或有更多的自主性,是可以慢慢思考的方向。
要減緩癌症患者的痛楚,林嘉祥表示,目前無處不安寧的觀念已逐漸普及,不一定要到安寧中心,可在自己的病床,就能將安寧緩和的服務導入,減低患者末期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