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最新的研究發現原來糞便當中的菌相,可有效預測免疫療法對肝癌的治療效果(圖/台北榮總提供)
糞便總給人髒髒的印象,但最新的研究發現原來糞便菌相,可以有效預測免疫療法對肝癌的治療效果。台北榮總與陽明交大的研究團隊發現,腸道中若好菌較多的「好菌相」病患,接受免疫治療的反應較佳,平均存活率可高達5年以上,有更高的存活率。將來可透過分析細菌種類、細菌代謝物,就能夠預測免疫治療的效果;甚至可以藉由讓患者植入好菌「毛梭菌」,讓免疫療法效果更好。
肝癌是國內的十大癌症,死亡率高居十大癌症第五位,免疫療法是近年癌症治療的新選擇,特別是對於無法透過手術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更為重要,但免疫療法不是對所有患者都有效,目前缺乏有效的生物指標來預測免疫療法對於肝癌的治療效果。
國人肝癌患者中,有6成是中晚期,台北榮總副院長侯明志表示,目前很多肝癌患者沒有辦法開刀,和電燒手術、栓塞手術,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等非侵入性療法則成為這些患者最後能仰賴的治療工具。腸道菌近年來被認為與多種疾病相關,如惡性腫瘤的形成,大腸癌、肝癌、肺癌都被認為與腸道菌有關。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與陽明交大臨床醫研所的研究團隊發現,腸道菌可作為預測免疫療法對肝癌治療的有效生物指標。
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表示,國內每年約有1千~1千500位患者需要做免疫治療,但目前晚期肝癌的免疫治療僅有30%的腫瘤反應率,缺乏一個能有效預測治療效果的生物指標,一次免疫療法需自費72萬,但很多患者得在治療後才能知道效果。
黃怡翔說,2018年刊登在Science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腸道菌也與肝癌腫瘤密切相關。研究團隊也想釐清腸道菌與細菌的代謝體對於肝癌免疫治療的影響。
研究團隊也自2018年起,比較41位接受免疫治療的肝癌患者,比較20位對治療有反應者與21位治療無反應者的腸道菌相代謝物,初步發現肝癌免疫治療有無反應者糞便中的菌相組成不同。另也發現,細菌的代謝體主要成分「膽酸」,在糞便中的部分次級膽酸濃度有顯著差異。
黃怡翔表示,為驗證相關指標對於免疫療法的預測性,研究團隊再找了33位,肝功能佳且接受免疫治療的肝癌病患來驗證比較,發現確實能透過腸道菌相或細菌代謝物濃度來預測免疫療法的療效。
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台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沛璋表示,研究發現腫瘤惡化患者的糞便中,觀察到有較多的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9,擬桿菌門);相反地,對於免疫療法有良好反應的患者糞便中,則是以毛梭菌(Lachnoclostridium,厚壁菌門)、韋榮氏球菌(Veillonella,厚壁菌門)占大宗,同時毛梭菌的豐富程度也與患者糞便中的次級膽酸濃度有顯著的相關性。
李沛璋說,若腫瘤惡化患者糞便中毛梭菌佔3成以上,使用免疫療法的反應率可高達5成以上,且存活期可高達1年以上,存活率中位數可達22.8個月明顯高於壞菌相者。
黃怡翔表示,將來可透過糞便細菌種類、細菌代謝物「膽酸」,預測免疫治療的效果,作為評估免疫療法效果的主要指標。相關研究榮獲今年6月歐洲肝病醫學會年會肝癌類別的最佳研究,也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癌症免疫治療》。
▼黃怡翔表示,將來可透過糞便細菌種類、細菌代謝物「膽酸」,預測免疫治療的效果(圖/台北榮總提供)